1. 首页> 个人工作总结 >正文

科研处个人工作总结(优质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经验的沉淀和总结,可供日后参考和借鉴。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月工作总结的案例和参考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科研处个人工作总结参考

xxxx年6月,我结束了七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了单位,开始了人生中另一段旅程。转眼间,投入工作已经5个月有余,我正在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毕业生慢慢的向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蜕变。在这半年里,虽然走的艰辛,但在处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关怀下,走的每一步却是是如此的充实。下面将我五个月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协助处里同事组织承办了“农产品加工科技援疆学术研讨会”;协助处长搜集关于撰写科研志的相关资料,并整理核对了成果及奖励汇编。

科技档案整理。在处领导的指导和综合档案室的全力帮助下,从7月中旬就开始了科技档案的整理。首先制定了科技档案抢救工实施方案,将抢救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自查阶段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制定了科计档案的分类大纲,对科技档案按单位分类,并按年度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同时依次编写档号。期间杨荣主任对科技档案的整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同时对部分堆积很难鉴别的科研档案进行分类,并强调了抢救中的注意事项。实施阶段,为了实现档案的整体美观没有采用档案盒封面粘贴的方式,经综合档案室同意,我们采用了手写的方式编写档案盒封面。11月份跟随档案室的同志参加了“兵团重大科技档案管理培训班”,经请教,参加培训的老师给档案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加大了工作的进度。实施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按照档案编写页码、加盖档号章,电子信息录入,打印封皮卷内目录、备考表,手写档案盒、装盒,裁剪卷脊并粘贴等整理程序实行流水作业,至今共完成抢救科研档案440课题项目,共610卷。

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有时太焦躁,因为一些小事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现在正在逐渐克服;有时工作总爱放一放,想着一会再完成,殊不知一放就放过去了,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现在有工作就当场做完,一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遇到实在无法完成的工作,就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在遇到有些不懂的问题时,碍于麻烦,害怕问,以至于造成不懂的问题大量堆积,以后一定要多问、多请教;有时不敢给所(中心)领导打电话,害怕说错话,以至于一些工作没有交接好,以后一定改善,一个电话有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感谢科研管理处接受了我,感谢领导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在这样一个温馨、融洽,类似家的部门,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年工作的结束标志着另一年新工作的开始,虽然面临的困难会更加艰巨,但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能一一攻破。

科研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教科研工作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将教研、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改变观念,提高教科研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培养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为进一步将理论学习和教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我校充分发挥校长室、教科室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以读书、教师培训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1)读书:我校开展研读教育名著,与专家对话的读书活动。充分结合县镇的读书活动,共同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同时在阅读好的数目时能够及时交流心得体会。组织教师将读书所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写出读书论文、心得、读后感等,并积极向报刊投稿。

我校积极发挥教研组长组织成员广泛阅读理论书籍,吸取营养。每个教研组有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

(2)教师培训:为增强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通过积极组织教师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业务水平,本学期我们根据县、镇教科室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和听课活动,外出听课后,我们要求外出的教师认真写一份听课心得或上一节移植课,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本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完每一节课都要及时的思考,把本节课情况做一个总结。及时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环节进行反复推敲。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时记录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思考解决方法。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充分让教科研活动能够有效地辅助我们的教学,同时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本学期,教师能够及时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以及教学随笔,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采取互助学习,相互提高的学习形式,使我校的读书及科研氛围得到了加强,教师的行为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继续落实教学常规:我们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采有专兼结合的办法,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坚持常规月查和通报制度,定期组织五查,即查所开学科的教学各环节是否落实,查学生课业负担是否减轻,查教师听评课是否参加,查教研活动是否开展,查教师的教后体会和小结是否撰写,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活动课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以落实活动课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把活动课列入教师工作量,千方百计解决场地、器材和师资等困难,保证活动课做到有教师、有设施、有计划、有检查、有记载、有总结。我校根据学生爱好,成立了书画、电脑、习作、英语、数学、体育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使一大批特长生成长起来。

3、充分发挥校教研组的作用。根据教研组制定的学期计划和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及时调整适合现实的活动,使学生的成长伴随着老师的成长而成长,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特别是在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教研室深入不够,特别是对一部分教研组长指导不到位,导致一部分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强,没有长远规划,无针对性,从而不利于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下一步打算。

针对教科研存在的问题,我校今后工作将进一步立足于课堂教学,本学期打算申报两个课题,将课题的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教研的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教研的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力上。教科室紧密与教导处工作配合,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每次活动的出缺勤点名记录等。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个人科研处工作总结年

在教科研工作中,在校领导和x教授的带领下,以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为牵动,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以下为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结合学校科研课题和主攻方向,制定了科研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从而培养学生乐学、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仍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倡导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探索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师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学习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探究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在必行。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我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

我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这样,几个研究课题都能在每学期有量的积累,从而为最后质的飞跃即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吸取别人先进的科研经验,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提高科研能力。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进修,除此以外,我还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育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构建以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出“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1、多聆听,开阔教育视野。

当前的社会更强调开放、合作与交流,教育也不例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多角度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方面邀请有关专家、名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观摩、多讨教。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阅读,提高理论水平。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多阅读各类有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书籍与刊物,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学习的教育策略,掌握最有效的科研方法,使自己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帮助学生的发展。

3、多交流。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互相交流,群策群力,让个人限度地成长,并且增长专业知识,走教师专业化之路。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规律的反思教与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种反思的结果用来指导和调整进一步的实践。

本学期我坚持做到每节新课都做反思记录。听课节数达到节,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科研处个人工作总结参考

本学期,我校课题组成员在巩固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课题研究氛围。把课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在学校领导和旗教体局、进修校的重视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进展,课题组老师做的一些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课程改革和体验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论书籍,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学期由谢六兵老师布署课题工作和课题研究学习会5次,学习时开展体验教育专题交流、讨论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增强了教师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

2、结合本校、本人或教育杂志上的课例,坚持每周写一张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卡,重点对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包”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反思。

1、加强备课管理。本学期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课题组老师不但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备课,而且,备课要体现课题的特点,将数学资源有效地在课堂上利用起来。让课题研究紧紧为教学服务。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组织“课题研讨课”,本学期由校长牵头成立由校级领导、教务处成员构成的巡课小组,深入一线,随堂听课20余节,课后组织教师认真填写对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登记表,并进行评课,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等级评定,写出建议性评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促进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一个“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在每次的课题研究课,课题组成员都能认真地参与研讨、交流,认真分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每位课题组教师都积极撰写课题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4、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落脚点要在综合运用上,要通过开发和使用的互动,才能保证资源的生命力,缺乏一线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研究,资源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以上是我们粗浅的看法与做法,回顾所作,深思所为,意在鞭策明天,有所为于明天。而成绩只是昨天的句号,明天的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课题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有待于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科研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科研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圆满完成了开学之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学之初,科研处重新选拔教研室主任9人,副主任15人,组成一个教科研团队。另有专职教研员17人,工作人员3人。现将科研处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排了11批共33人去北京和杭州参加吕梁市名师培训,其中去北京的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共五批15人,去杭州的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和校长六批18人。

二、安排了16批共249人参加吕梁市全员培训,分别去汾阳四中,汾阳五中,柳林鑫飞中学,临县高级中学,中阳一中和孝义中学进行培训。并且每期都做有美篇展示。

三、安排9批共36人去孝义,临县,汾阳,离石,柳林参加吕梁市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

四、安排3批共6名教师分别赴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和晋城一中参加金太阳组织的山西赛区同课异构比赛。

五、安排3批共3名教师分别赴扬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参加免费师范生的国培计划。

一、组织了三期吕梁市数学全员培训,协助吕梁市教育局完成培训的吃住行等一切后勤工作。累计接待人数达833人次。学校微信平台有专题报道。

二、组织了一期吕梁市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接待人数达140人。学校微信平台有专题报道。

三、组织六期全校教师参加北京专家的专题讲座,科研部全程考核查人,每次都有美篇展示。

四、组织三场专门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专题讲座。

一、组织了全校的公开课赛讲,28名教师参与赛讲,20位评委参加评选,并进行总结表彰并出刊版展示,学校微信平台有专题报道。

二、组织全校青年教师汇报课,28名教师参与讲课,17位专职教研员,9位教研室主任以及青年教师师傅全程参与指导。

三、组织10名教师参与县教育局举办的教学案例和ppt比赛活动,其中5人获奖。

一、组织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各一次,参与学生人数达508人。

二、组织叶圣陶杯作文竞赛一次,参与学生人数达298人。

一、申请国家级课题两个,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十个。

一、组织完成28位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师徒合影全部上墙,召开两次专门的师徒座谈会。

二、组织专职教研员听评高三教师的常态课两次,听评高二教师的常态课一次,听评青年教师的常态课一次,并且组织专职教研员向校级领导汇报三次。组织专职教研员对全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总结汇报。

三、组织推荐14名交城县第十六届教学能手的候选人和推荐5名吕梁市第十四届教学能手的候选人。

四、牵头完成所有教研室的重新配置及室内标语、环境美化等。

五、完成进修校继续教育工作。

科研处工作总结

20xx年秋学期,承蒙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承蒙全体老师的支持和配合,承蒙各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的认真和努力,科研处工作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下面对科研处本学期的主要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本学期,我们继续采取备课组长主持、领导蹲点和年级组长考勤制度。开学初,大部分备课组交了既详尽,又有创新的教研活动计划,在整个学期里也都得到了落实,组内老师都感觉到了组长的能力和责任心,因此组内老师的凝聚力和研讨愿望也越来越强。如七年级政治备课组虽然人数不多,但每次活动非常积极,讨论非常热烈(组长:宣守西);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认真要求,一丝不苟(组长:吴萍萍);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姚强老师每次活动提前一天短信通知所有老师活动内容,要求大家提前准备,李延勇老师主动要求给全组老师上白板展示课,谢启祥老师主动把自己准备的一个单元的课件拷给组内每位老师;八年级和九年级数学组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等等。教研活动既认真又有实效的备课组很多,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了。还有少数组的教研活动仍停留在叙闲话甚至发牢骚占多数的状态,相信在组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这种状况会改变。

本学期,我们共开展了两轮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氧吧”活动,第一次活动的专题是“研课标”,第二次活动的专题是“研高效课堂”。每个教研组每次都请几位老师做了专题讲座,并制作了ppt,分发了学习资料。这里感谢几位教研组长能够提前谋划,积极组织,主动承担专题主讲任务:朱瑞丰、许静、朱以鸿、吴绪佳、盛永军、陶礼敬、朱仁举。在这些活动中,每次徐校长和陈校长都亲自到场,并作专题发言,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肥东杨塘中学的十几位老师参加了英语组的活动。这一活动我们会继续把它做实、做细、做出特色,我们也将邀请省市的专家走进这一活动,提高活动的效益。

八月十六号开始,我校针对白板的使用进行了两轮共四天半的培训,并指派部分老师参加了区里的两轮共两天半的培训;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老师、昌乐二中的何主任、袁乃玉局长,以及我校的刘魁梧和张仕春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陈校长、许静等老师到肥东杨塘中学进行了送教交流活动,我们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到山东昌乐二中进行了参观学习,目前,七年级(16)班(班主任:程晋玉)已经率先进行了高效课堂实验,并带着学生进行了跑操活动。希望下学期开始老师们都能在高效课堂和生态教育上作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解放学生,也解放自己,提高成绩。同时,我们也渴望着下学期开始学校能多组织老师到全国名校参观学习,增长见识,提升教育理念。

开学初,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和风》,并发给了七年级所有的学生。由光善慧主任负责组织七年级所有班级开展了学法研讨主题班会,并组织了《和风》学生读书心得评选和家长读书心得评选活动,由八年级李秀丽、余玉泉等老师负责,共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六个班级,一、二、三等奖近百篇。

这学期,我们精选老师编写了七、八年级的期中试卷和九年级三次段考的试卷。我们力求每次都能有一份高质量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试卷展现给大家,当然,众口难调,我们会逐渐克服不足,尽力完善。

另外,为了克服上学期单元试卷的问题,这学期我们还精选了一部分老师编写了单元试卷,这项工作主要由备课组长负责。

这学期,我们继续编印了教育教学成果册。刘海燕老师负责封面设计,科研处的李震弘老师负责排版和编辑。考虑到节省费用和加强老师写作的力度和广度,我们节省了以往的一些版面,主要在老师的教育成果上进行宣传。

这学期,学校给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白板,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疏通了网络,真正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的现代化与数字化。对于白板的维护主要由科研处的马俊老师负责。马老师经常利用中午和周末的时间,一间间教室排查,遇到问题,即时联系维修人员,真的非常辛苦。另请各班级在使用中能主动做好维护工作。

开学初,我们给老师每人发了《做一流教学能手》,期中考试后又发了《论语注释》。部分教研组购买了学科《课标》。我们的出发点是通过全体老师共读一本理论书籍,全组老师共读一本学科书籍,提升大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寒假里,我们将开展《论语》诵读活动,让经典伴随我们每一天。

本学期,我们举行了第二届“恒盛奖教助教优秀教师”评选,召开了颁奖大会。同时,协助办公室对评选出的部分优秀教师在《合肥晚报》上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提高我校老师的知名度。

九至十月份,我们在两个校区安排了新进二十多位老师的公开课活动,并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总结。朱仁举、孙长石、李晶三位老师本学期在全国课题大赛上均获一等奖,他们又在全体老师面前进行了展示和汇报。从十月份开始,我校各学科老师陆续参加了省、市、区的课堂教学评比,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王慧获得了安徽省优质课比赛和实验技能比赛两项一等奖,代诗东、彭纯钢、陈思舞、张家云四位老师参加合肥市优质课评比,取得很好的成绩,宣守西、沈意、黄菲、陈博雅等在区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花絮:黄菲在比赛中需要一盆很名贵的绿色植物,合肥买不到,姜小凤老师专门请人从外地空运来,组内老师的团结互助精神多么感人!)

期末,我们进行了白板评比,以此活动推进白板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下学期,我们将加大对年轻教师的考核力度,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年轻教师锻炼的机会,让年轻教师能很快成长成熟起来,让年轻教师能走出学校,走出瑶海区,甚至走出合肥市和安徽省。

这学期,科研处主要完成了区里的“十四五”课题结题检查、汇报和校本教研检查、汇报,以及今年教育教学成果和近十年教育成果评比上报工作。我校作为“十四五”课题学校代表在全区大会上作了展示。这里,感谢申定宝、马俊和李震弘三位老师分别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真诚的辛苦。目前这几项检查的结果还没有消息。不管结果怎样,我们会继续努力。

科研处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研处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研处在学校的领导下,市教育学院、市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以下任务:

一、"xx"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xx"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四、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五、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六、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七、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八、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4.及时收集和整理教师科研成果,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促进成果转化。

5.认真完成了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科研处工作总结

科研处在学校的领导下,市教育学院、市教科所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以下任务: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 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4.及时收集和整理教师科研成果,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促进成果转化。

5.认真完成了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科研处个人工作总结参考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深化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科研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处室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供给性结构改革,以产学研合作为先导,以国家级、省部科研平台为支撑,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加强管理为抓手,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在促进学校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校科研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处本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总结“十三五”,谋篇布局“十四五”,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这一年,我们深化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是以内涵发展为主线,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高起点谋划、高效率落实,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之年;是写好蓄势追赶“奋进之笔”,奋力开启x大学建设新征程之年。科研处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工作中心,以“底线思维绩效理念管理为本服务为魂”的组织文化,面对疫情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建章立制,协调内外,筹措资金,改革预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奔跑,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1.努力延伸构建,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20年,我处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与申报工作。国家级科研平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批了我校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北秧歌。省级科研平台方面,我校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厅验收,新增获批组建x省陕北旱区作物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省“四主体一联合”肉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和x市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市兽医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x市壁画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实验室、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储能材料制备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五个市级科研平台,新增与x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黄河流域煤火灾害防控与绿色发展实验室一个。我校屈雷教授团队获批x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北羊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公示阶段,这也是我校第一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另外,x市人民政府、x学院和x师范大学三方共建“x道地秦药研究院”。

人才团队方面,2020年我校共获评x省重点创新团队2个,分别是:煤制半焦衍生液高效利用研究创新团队、洁净兰炭与污染控制创新团队;获批x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为储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开发应用创新团队。

至此,我校共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48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实现了对我校现有所有学科的全覆盖,服务和支撑科研的能力大幅提高。

2.科研经费再获新高,国家级项目获批取得历史性突破。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顶层设计,科研处积极谋划,通过制定申报实施方案、设立前期培育基金、专家“一对一”指导,极大的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申报的数量和质量,同时科研处积极拓展项目申报渠道,全年共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等科研项目56种,较去年增长15种。本年度共争取各级各类项目542项,总经费5915.6万元,到账经费5068.26万元,获批经费和到账经费较上一年度增长19%和26%,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24项,经费786万元,在全国资助率降低的情况下,我校实现了逆增长,项目数量和经费较去年分别增长71%和6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经费20万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共争取横向科研项目77项,合同金额2436万元,到账经费。今年我校同x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签订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x分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x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将围绕x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关键问题、瓶颈问题,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目前已经到账1200万元科研经费,我校经过论证,确定按照《低阶煤分质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展研究,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

此外,按照x省“五新”战略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支撑x科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x学院在科研、人才、学科等方面优势,为推进x市尽早实现“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服务,支持x市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x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应用示范。我校先后与中煤xx能源化工有限公司、xx能源集团有限公司、x新元洁能有限公司、x市新江海煤矿机械有限公司、x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x正德正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x久益电力工程公司和x恒泰运输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另外、我校还与x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榆神工业园区管委会、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委员会、x高新区管委会(百园百城项目)和x久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x双翼煤化科技事业有限公司、榆神工业园区管委会、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理委员会、x高新区管委会(百园百城项目)和x久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分别提供575万、500万、450万、100万和100万项目经费支持我校高平强副教授团队、许校长团队、屈雷教授团队、白靖团队和王刚教授团队就兰炭废水综合处理工艺装备研发和中试及其规模化、x省氢能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绒山羊产业重点项目、有机液态储氢材料及催化剂研发和x久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内涵提升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我校共获得横向项目58项,合同金额2669.83万元。彰显了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些将对我校“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4.加强管理,科研取得成果丰硕。今年我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7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4篇,cssci收录20篇,cscd收录47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篇;出版学术专著37部,科研氛围日益浓厚,高质量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多。专利方面,本年度我校教师取得专利317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外观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17项,实用新型专利145项。另外,2020年4月6日,2019年度x省技术奖公布,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敬晓棋参与的“动物疫病渐进式控制路径(pcp)在绵羊和山羊布鲁氏菌病防控中的应用”荣获x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王刚教授获x省思想政治优秀工作一等奖;贺一鸣老师获x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毕台飞教授获x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12月15日x省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公布,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李强荣获x省青年科技奖。此外,我校徐伟洲获评2020年x省青年科技新星,任国瑜获x省高校第四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我校共获评x市青年科技奖7项,x市调研成果奖4项,x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以上科研成果的取得是我校落实科学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具体体现,为x能源能化基地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5.营造区域影响,扩大学校知名度。本年度,学校积极深入各企业、事业单位交流、调研,开展产学研合作。

3月6日下午,康校长带队在x市科技局参加了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暨省委科技工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会议采取视频方式召开。会后康校长与x市科技局、x市高新区管委会、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x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负责人进入深入交流,为后期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6月15下午,我校校长,副校长,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一行专程赴xx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深度交流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受到了__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等的热烈欢迎。双方希望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8月7日下午,我校与__集团校企合作座谈会在__集团会客厅举行。我校校长,市政府副市长、__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我校副校长,__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__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我校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及我校基建处、国资处、宣传部、科研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谈中,双方还紧紧围绕信息平台共享、培训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等诸多事项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努力在应用方向寻找结合点,共同培养良好的产学研生态系统,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更好的服务社会。

8月13日下午,我校校长许云华、副校长康伟、校长助理张雄带队,一行12人深入金鸡滩镇调研。金鸡滩镇党委书记王仲飞、人大主席刘灏、镇长万世飞等陪同。

许云华一行先后调研了象道国际物流园、小坟滩村三产融合示范项目、沙漠水稻示范种植项目、旷达光伏发电项目、白舍牛滩村采空塌陷区治理和矿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之后在金鸡滩镇政府党委会议室召开座谈会。

双方就金鸡滩镇如何发展设施农业、采空塌陷治理过程中如何能实现生态和经济互补、x学院在金鸡滩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合作意向。

9月29日上午,我校与x久益电力工程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康伟、x久益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平出席;我校科研处、规划处、能源工程学院负责人,x久益电力工程公司相关领导参加。

11月27日下午,x化物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张晨,x化物所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田文明一行13人来我校交流座谈。双方科研人员分别就“sapo-34择型催化甲醇转化选择性调控”“实验室级别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与x射线发射谱(xes)装置研制”“轻质金属氢化物的合成及储氢研究”“添加剂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二卞基甲苯有机液态及浆液储氢材料研究”“微波催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新技术”等进行专题学术交流。

12月21日,x市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逸夫楼学术报告厅举行。x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为中心揭牌;我校校长许云华致辞,副校长张富林主持;x市科协主席薛占山宣读中心成立批复文件;x市科协党组书记许锐,x市政府副秘书长成杰应邀出席。

10月13日,我校应邀赴参加了在在浐灞x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的2020年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此外,我校还参加了2020年x创新创业大赛,贺一鸣老师的沙城明珠、棘树榛果-沙棘保健养生产品研发获得x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张磊老师的新兽医生物制品研发、中试注册公共服务平台获得x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x学院科协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6.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为了发挥我校在引领地方科技创新、传播先进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我校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领导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学术报告共41场,其中人文社科24场,自然科学17场。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师生文化自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科研处邀请了x省x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为广大师生做题为“文化的自信和自信的文化——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学术报告,也邀请了x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来我校作了题为《云计算、大数据引发的金融创新》的学术报告,丰富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增长了见识。组织承办了x省社科界第十四届(2020)学术年会分场“陕北(x)红色文化传承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7.加强科研制度管理,保障科研有序进行。按照学校要求,结合相关政策,科研处修订完善了《x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x学院科研项目奖励办法》、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出台了《低阶煤分质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管理办法》和《低阶煤分质利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重大联合研发专项申报指南》等文件,保证我校x学院-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基金的申报。为了调动我校教师申请国家级项目的积极性,制定了《x学院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实施方案》、《x学院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实施方案》,并设立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前期培育基金。

8.做好成果鉴定,完成各类统计上报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年度职称评审的成果鉴定工作,完成了教育部高校社科/科技统计,高校科技资源统计、x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调查、x学院2020年科研成果登记、数据上报等工作。

9.创新工作方面。

1.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我校共获批一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新星,1个省级青年科技奖,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2.重点项目获批再创新高。我校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42项,总经费631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总经费806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批经费再创新高。

3.服务地方逐步提升:今年我校共获得横向项目77余项,合同金额2436万元,到账经费比2019年超出520万元。经费超过100万的大项目有5个,由于我校成果转化和校企合作成绩显著,在2020年11月18日举办的第四届x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会上我校作为典型被邀请现场签约,许书记代表我校与榆神工业园区马主任签约。这些都彰显我校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在提升。

4.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李强荣获x省青年科技奖。此外,我校徐伟洲获评2020年x省青年科技新星,任国瑜获x省高校第四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一年来,学校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历史性的突破,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对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为评职称而搞科研的现象依然存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不强。大多数教师的研究仅着眼于论文的发表,停留在纯粹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提升和创新,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内容少。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够,忽视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缺乏树立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理念。

2.科研成果整体水平比较低,影响力不强。高层次的科研立项、获奖、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志性学术成果虽然比往年有大幅提升,但仍然偏少。由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重,没时间去企业挂职或调研,导致我们对企业的技术需求了解不足,所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仍不强。

3.不同院系、不同学科间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由于各院系发展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等现状不同,不同院系、不同学科间的科研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致使不同院系、不同学科间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

4.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大量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也建设了一批合作平台,但由于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与需求情况研究不够,较多合作仅仅停留在书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未能真正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产学研合作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开展,有待夯实。

根据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处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高度重视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的东风,在强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加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各类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力度,继续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做好论证和指导工作,力争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上取得新的突破。

2.注重科研工作服务国民经济行业需求。立足地方,服务周边,树立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观念,为此,要依托x市产学研合作联盟,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争取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为区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已经延伸建设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术团队,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注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为申报高层次项目、获得高层次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4.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挂靠科研处成立“x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设立专门办公场地,并由专人专岗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建立x学院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科技奖励成果存量,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服务平台,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建立健全各院系、各部门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工作机制,推广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汇交系统,畅通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渠道。发布科技成果目录,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

科研处个人工作总结参考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仅xx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x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x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x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

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

2、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所以,我每每抓住这个时刻,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瞬间,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素材宝库,使自己的'教研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4、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五年来先后有《巧解对应分率题》《创建特色学科的尝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等六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回顾过去,我问心无愧;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在当今全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思想在闪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涌现,多元的教育模式在碰撞。

科研处工作总结

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勤奋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使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新拟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科研机构管理办法》;配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拟订了《校院两级科研管理职责细则》;另外,修改了《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与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4份文件。

二、加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使我院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国家基金项目获得了新的突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得零的突破。20xx年我院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257项,获得资助169项,资助经费达367.4万元,其中争取外来经费132.7万元(横向项目15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3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3项,横向协作项目4项,市科技局项目11项,院级各类项目101项,其它项目6项。

三、切实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努力提升项目研究质量。全年共受理83项课题结题,并对11项院级创新团队进行了验收。另外给125位老师下达了科研项目立项通知书,告知其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配合省科技厅项目申报系统建设对全校理工科系部249人的'个人信息进行了采集并在线录入系统;配合省教育厅和市科技局对20xx年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创新团队和市科技局的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12月份对全校历年来各级各类项目经费使用和结余情况进行了清查,并对20xx年项目经费的使用作出了安排。

四、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方面,经过我们反复研讨论证,召开院内各相关部门协调会,组织专家填写申报材料,申报了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现已通过教育厅专家组材料评审阶段,顺利进入答辩阶段。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我们协调了各方关系,组织填写了上报评审的补充材料,为正式评审做好了准备工作。

五、切实做好科研成果的统计、审核工作和各种奖项的申报工作,科研成果更加丰硕,科研奖项获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成果方面,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199篇,其中省级609篇,核心590篇,被sci收录56篇,ei收录24篇,人大复印10篇,出版著作11部。科研奖项方面,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科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

六、注重推动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20xx年伊始,我们召开了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如何推动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随后,我院与山区分别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化环、计科、生物等系与相关企业分别签订了技术开发协议。10月份组团参加省产、学、研科技成果展览会,11月份赴南宁参加产、学、研工作会议。

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共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80场,其中外请专家讲学52场,学校教授、博士讲座28场。

八、积极配合省、市科协做好各项工作,成功承办了黄石市经济(科技)论坛。

九、圆满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科技统计和人文社科统计和录入工作,全院教职工科研成果的统计、录入和评分工作,迎评工作,科技建档等学院其他部门交给我们的相关工作。

科研处工作总结

20xx年4月―20xx年12月期间,科研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支持下,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同舟共济,圆满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3年来,先后获得省政策研究室、省教育厅、省社会科学联合界、社会社会科学规划办、20xx省审计厅等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现将3年来任职期内的思想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3年来,科研处认真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对于学校和二总支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不折不扣地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积极参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最新各项方针政策精神,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树立正确的科研工作思想导向。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在各项工作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针对长期以来科研处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20xx年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经过分析、论证,决定转变工作方式,把科研管理转变为科研服务,明确服务意识的中心思想,确立并遵循了“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科服务”的科研服务观念。同时提出科研处的三年服务目标是“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围绕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需要,建设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规范科研管理,加强科研联系,拓展科研合作,强化科研服务,提高科研水平”。坚持把教师的事情、学校的利益、学科的发展放到科研处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同时科研处全体人员努力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端正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办事拖拉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逐步改变了科研处的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衙门”作风和形象,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使科研服务与管理日趋常态、高效化。经过几年的转变和行动,科研处的工作作风转变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科研处班子目前有处长1名、副处长1名,班子成员精诚合作、紧密团结、相互配合、得心应手。工作中从未出现互相推诿、利益争斗的情况。

为了确保科研处班子成员高效、协作开展工作,科研处内部对班子2名处长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同时建立了坚持民主决策,坚持重大事情处务会议讨论的制度。遇有学校重要任务分配、临时工作安排、重要科研活动、对外联系事项、内部人员引进等涉及到学校利益、单位利益、教师利益和处内人员利益的事项,科研处班子一定坚持民主协商,共同讨论,制定应对方案。

科研处2名处长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从来没有出现有难题往下推、往后退的现象,都是勇于承担、积极规划,特别是由于科研处人手不足,两名科研处长还负担有一些具体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科研处班子不仅注意加强和保持相互团结,而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理解和关心他人,注意协调好上、下级之间和同志之间的关系;对待同志真诚相待、对待工作忠心耿耿,不拿原则作交易,总是以自己的和善团结科研处其他工作人员,真诚为教师做好科研服务。

科研处班子能够按照上级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认真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内涵,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自觉遵守党规党纪、法律法规。

班子成员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遵守党规党纪,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改进作风,勤奋工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团结同志,秉公行政,树立教育系统和个人良好形象。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以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在行动上落实廉政勤政的纪律要求。

科研处全处定期检讨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交流过程中的廉洁自律行为,注重廉政教育和学习,建立廉政责任制度。要求科研处全体员工在组织科研项目、成果鉴定、奖励申报、批准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必须公平公正,做到清正联名,不得以权谋私,不得收受教师的礼品,特别是在限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做好保密。为了使得科研处的职能相对专业化,科研处对于学校一切需要推荐评审的项目或成果均交由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评审推荐,杜绝人为操控的可能,确保对老师的公平和对学校的公平。

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稳定推进校学术委员会的审议和评价工作机制,把项目和成果、科研团队、科研人才计划、科研基地建设的推荐与评审全方位纳入到学术委员会工作范围之中,同时将逐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20xx年我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全面恢复启动,为了确保科研工作的公平公正,在全年度推荐的各类项目和成果申报中,均提交校学术委员会会议评审推荐,对于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和成果推荐,还采取了预先通讯评审或外聘专家论证,然后再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指导,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评价作用。

其次是科研处自身的工作方面,3年来科研处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做好服务:

第一,发挥科研处在项目成果主管部门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纽带作用。

第二,建立科研信息通报制度。凡是我校教师申报的各级科研项目与成果,科研处都有职责编制简报,发布各院系部申报、立项与获奖情况,在考虑硕士单位建设一些信息需要保密的前提下,力争做到信息公开。另外需要告知的是:今后科研项目与成果的申报材料都可以从科研处网站下载中心获得。

第三,建立科研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制度。对校内基金申报、航空基金项目申报、省级项目申报、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申报、学术交流申报等制定流程规范,一经确定,将这些业务制度、业务流程上墙,以便广大教师监督。

第四,将牢固树立“三个服务”观念(即为教师、为学科、为教学服务),对科研处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制度和开展教育,转变“邮局”模式工作作风,明确“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帮助教师”为服务内容,确保科研工作做到走进院系部、走进教师、走进项目主管部门、走进项目合作单位。

我校一直对各层次的科研成绩都给与一定的奖励,目的是为了营造科研氛围,调动老师的科研积极性,经过5年多的实施,这个目的应该是达到了,学科的科研工作水平比较稳定地站在了这个台阶上。但是在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获得方面仍有欠缺,因此现在就有必要过去的那些科研导向和政策进行重新审视,正好凭借20xx年学校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东风,在科研导向方面作出相应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2)特别是在科研考核方面,对于有突出科研贡献的教师可以免于为期3年的科研考核。作出这种调整刚开始不被一些老师理解,但事实上最后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根本目的是引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从事高层次项目和成果的研究工作中来,从而提升自己,扩大学校科研的社会影响。

在科研导向方面,除了通过科研奖励、经费配套、学术期刊分类工作来实现,科研处在20xx―20xx年期间利用学校申请硕士单位立项建设需要加强科研的机会,对各年的科研工作重心进行了适时的调整,表现在:

(3)20xx年重心在提升申报质量的同时,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立项,培育科研创新团队。

为了确保学校科研工作上水平,不断提高老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工作上新的台阶,精心准备,积极联络,在原有的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20xx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20xx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基础上,拓展了学校与航空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项目申报、20xx省政策研究室政府调研课题的申报等渠道,同时每年组织数批工程技术、信息技术领域的骨干教师先后到洛阳613、014以及西安等中航工业成员企业联系横向合作项目,不仅稳定地维持了学校与中航工业的血肉亲情,而且每一年均获得有不同数量的委托项目资助。

在对外联络方面不仅是围绕拓展科研申报渠道的联系工作,而且在成果鉴定、成果奖励评审、科研项目评审方面积极推荐校内专家,目前我校在省内主要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领域均有参加评审的专家参与,增强学校在科研评审环节的信息沟通与协调能力。

在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方面,采用的指导思想是:突破重点项目、疏通申报渠道、提高申报数量、确保申报质量。突破重点项目不仅有利于使学校拔尖科研人才迅速成长,而且能够取到较好的科研示范作用;疏通申报渠道是有利于帮助各层次老师获得更多的申请机会;提高申报数量和确保申报质量是获得更多立项的基础条件。

为了提升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在20xx、20xx年国家基金申报中每年均分别聘请了2个校外、3个校内专家先后对国家社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书进行论证,并逐个反馈修改意见。同时,为了提高老师申报的积极性,科研处拿出自己的办公经费主动承担老师的申报材料打印复印费。

20xx年度获准立项项目共计292项,20xx年度获准立项项目共计530项,20xx年获准立项项目共计539项;20xx年的计划和合同资助额697万元、20xx年计划和合同资助额金额791。37万元、20xx年计划和合同资助金额818。8万元。其中20xx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20xx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人才计划项目1项,20xx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项目10项。

长期以来,成果鉴定和成果奖励得不到足够重视,科研工作注重研究水平本身,教师和科研人员评职称有需要时才进行成果鉴定。为了扭转这一现象,从跟上树立正确认识科技成果是生产力的意义,从20xx年以后不仅加大成果鉴定和成果奖励的力度,而且鼓励积极教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xx年度通过科技厅组织了科技厅研究成果进行鉴定7项、获取各类成果奖励83项(其中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1项),20xx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1项,获各类科研奖励91项,(其中:省级成果奖6项);20xx年通过科技厅组织了科技厅研究成果进行鉴定35项、获各类各级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奖334项,其中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9项。

另外在论文和出版著作方面:20xx年度学校教师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55 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152篇,被三大索引收录30 篇。出版专著、教材49部。20xx年度学校教师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5篇,其中:a类论文19篇。20xx年学校教师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8篇,其中:a类79篇,b类139篇,c类219篇,d类311篇。被ei收录62篇、sci收录6篇,istp收录28篇。

为了科研处将项目中后期管理与成果管理结合起来,对于承担的省部级及其以上的科研项目每一年定期进行清理,对于年度内应结题的项目及时通知应阶梯的项目负责人做好结题准备,对于长期拖延不及时结题的项目主持人采取申报限制措施。

20xx年度共举办117场次学术讲座及报告活动,较上年学术交流活动在规模,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提高,其中外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交流38场,外请专家中有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等。继续开展“百名博士百场讲座”报告会,共有近60名博士举行了学术报告会。资助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60余次。

20xx年度共举办152场次学术讲座及报告活动,其中外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交流68场,外请专家中有中科院院士、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等。继续开展“百名博士百场讲座”和“教授论坛”报告会,共有近84名博士举行了学术报告会。资助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70余次。20xx年共举办105场次学术讲座及报告活动,其中外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交流41场,院内学术报告会64场。资助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70余次。其中20xx年20xx省科协积极联系,争取成为举办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二分会场的五所高校之一,并承办“中部地区物流体系建设论坛”专题论坛。

经科研处积极组织申报,20xx市有关部门的考察和审批,根据郑科协字[20xx]68号文件的批复,20xx市在我校设立院士工作站。今后我校将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积极凝聚和引进高端人才,在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充分发挥院士等高端人才优势,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0xx年,为了配合航空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研究工作,科研处负责人经过多次与相关系部领导和老师协调、论证,组建了航空材料实验室、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该两个实验室从组建以来稳定地发挥了在中航工业承揽材料加工、光电技术的科研任务。同年,为了加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确保20xx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评审专家来学校后能够集中参观指导各研究机构工作,对本次硕士授权单位申报学科和支撑学科相关的会计与财务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的场所、设施、运行和管理进行集中加强和补充建设。20xx年积极向校领导争取经费,对已经设立的研究所进行资助,制作了印章,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资源,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和一些办公用品,进一步加强了研究所的硬件建设。

为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道德,针对其他高校和我校历曾经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确立校学术委员会是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成立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领导小组,作为学术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制定了《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院科字〔20xx〕9号),建立健全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促进学术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了关于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系列活动:(1)科研处在20xx年3月23日就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为全校教职员工开展学习营造了氛围。(2)发布了《关于落实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系列活动的通知》,开展了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宣传教育活动。各院(系、部)充分利用单位网站、开会学习等认真组织本单位教师和科研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并组织本单位科研人员的科研学术道德专题讨论会,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学术自律意识。(3)科研处对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论文论著进行排查,暂未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各院(系、部)要围绕学术不端行为,针对指导的本科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审查,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在学生身上发生,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为了促进学校科研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行人本主义理念,经过调研结合学校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启动学术委员会的运作机制,3年来科研处先后发布、修订了《20xx航院学术委员会章程》、《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20xx)》、《20xx航院科研启动费管理办法》、《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20xx)》、《20xx航院科研工作量计量办法》、《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术期刊分类办法(和目录)》、《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防科研项目管理细则》、《20xx航院学术交流基金管理细则》、《20xx航院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办法》、《20xx航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20xx航院科研申报管理办法》、《20xx航院科研计量奖励配套补充修改规定》、《20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等10余项科研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有的是加大科研奖励资助力度,有的是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及时调整科研工作方向,使了我校各项科研工作得到较好的制度保证,制度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科研工作逐步走入规范化轨道。

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人才建设是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忽略人在科研工作中的决定地位。科研人才的培养是我校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造就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作为推动科研工作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科研实践和传帮带等途径,拓宽专业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学术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的提高。20xx年学校出台《20xx航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目前首批创新团队的资助工作已经启动。创新团队的设立不仅把优势资源集中到拔尖的科研人才手中,更重要的是拔尖科研人才将有更好的空间组织协调团队共同开展科研,最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科研处仍将秉承“科研振兴、科研促教”宗旨,坚持“敬业爱岗、服务为本;提高素质、精诚团结;科学管理、高效务实;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更新观念、研教相长;遵守法纪、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更加振奋精神,奋发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科研处工作总结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在学校工作中,教师的学习研究成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之一,是教师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就必须做好教育教学研究。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为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处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完善校本研究工作制度,形成以教研组为中的“专题研究”活动。

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题,进行专题研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坚持每周一次的继续教育学习制度。

在本学期初,我校就规定明确了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具体内容,既以《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实施纲要》《新教学模式》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教师对于新课程和新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在加深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新的标准和模式。

进一步健全了校本教研组织,建立了以学科与年级相结合的组织网络,为更好的实施校本教研构建了平台。

在学习过程中,教研组长都能够积极组织本组教师按时进行学习活动,并且做好了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考勤记录,广大教师也都能够积极参加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其中语文组,英语组、历史组等教研组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笔记十分工整,而且详细体现了教师对继续教育学习的认真态度。

3、坚持每周一次的听课活动。

教师之间的交流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我校要求教师每周必须听一节课并且有相应的点评。现在我校基本形成了互学互助的良好的教研风气,教师在相互听课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中周站,张会红,刘瑛、等教师的听课笔记不但节数多而且十分工整,并有相应的点评,体现了教师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

在比赛中,我校教师侯宝军,郑丽红,李静,潜心研究教材,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通过认真准备在教学大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区文教局的好评。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在本学期,张会红老师还承担了我区新课程语文示范课的任务,为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在要求教师在继续教育学习时间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模式理论知识的同时,我校还鼓励教师积极自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落实。通过听课和检查等方式,来督促检查教师的具体落实情况。

2、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落实新教学模式。符合“三段六步”要求。

3、要求教师在学期初必须制定“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计划。

在学期末必须对一学期“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新课堂教学模式”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并统一上交教研处,备案检查。

本学期共有一项国家级课题《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人教版教材改革的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科研处工作总结

我校坚持以县“十二五”教育工作和局工作要点科研工作整体思路为先导,实现我校“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目标。把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活动质量。

首先,我们落实科研工作三年规划的阶段目标一,学习、宣传发动阶段。对我县“十二五”整体科研工作认识学习。完善建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研工作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制定和完善学校科研发展规划,抓“实’科研工作各教研组、各位教师依照体规划课题《促进教师教学有效行为》整体调整阶段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第二,组织教师对各种观念、材料、现象、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并结合自己先前的知识和教学经验,作比较、辨优劣,从而形成新的科研意识.

第三,理论知识的“砸实”.

本学期,我们特别重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营造学习气氛,倡导行动研究,完善激励机制,科研领导参与培训学习,点辐射到面,并对全体教师作好每学期两次的专题学习辅导,使教师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采用自学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研讨与讲座相结合,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2.我校进一步加强了教科研队伍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明星教师、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切实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者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第四,选题“真实”.本学期,我们从规范教科研工作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学校的重点课题——县级课题《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将加强研究的力度。每位教师分别确立规划课题下的小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第五,工作“落实”、研究“务实”.

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课堂实施制定课题研究管理体制,将课题研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与教研紧密结合、三课三制均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汇报课、经验交流活动,注重研究的过程资料积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与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点改变教与学方式,善于激活课堂,变解决问题为发现探究问题。

立足师本,情境,可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与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结合,相互促进,

注重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踏踏实实将课题研究内容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不另辟蹊径,加重负担,在课题研究中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有效指导课堂实践;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

1.本年度我校共有40岁以下参与实验的教师领导共计17人,每位实验教师都能与教研相结合,开展课堂活动约30余节,分别积累教学设计、反思叙事、阶段总结、经验论文等过程性材料。

3.能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科研培训、课堂教学活动。

4.能积极参与科研主题论坛活动,并与本校课题研究交。

教师在市级“十一五”优秀课题评选中获一等奖。

经过总结看到,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还存在着很多将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把研究目的明确化、研究工作日常化;更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教学领导的参与引领作用,发挥教师间的交流促学习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切实的开展好我们的科研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科研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科研处在主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助师”的思想,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以教师培训为载体,向培训要成果,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营造了教育科研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工作如下:

1.“情系教学,关爱学生”师德建设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一次“情系教育,关爱学生”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努力使每位教师“爱校、爱岗、爱生”,有工作激情,有创新能力、有奉献精神、有职业操守。为使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富有成效,科研处在活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此次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为此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全程跟踪监督活动的开展情况,确保师德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并及时指出并及时纠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5月14日,在张文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重温了《张家口市教师宣誓誓词》。随后科研处牵头,在部分教师中开展了《张家口市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签约活动,让全体教师重新找回自己作为人民教师所应有的激情及为人师表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在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进行了自查反思。找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至此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领导小组和科研处的'努力下,我校的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全体教师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理念。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为落实市职成教科关于开展优质课通知,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行政会研究决定,在我校中职组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期,科研处做思想动员工作。让全体中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优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场关系到我职教中心的发展前途的硬仗,要求全体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并组成了评议小组。

在精彩、激烈的竞争中,刘永霞、魏慧丽两位教师表现出众,赢得了参加张家口市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资格。

此后,学校派专人对二位教师进行指导,力求精益求精,为学校赢得荣誉。最后,把两位教师的授课过程通过刻录光盘报送张家口市优质课评比小组。

3.教师网络远程继续教育

为了提高我职教中心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我职教中心的办学质量。在县进校的号召下,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20xx年河北省远程继续教育活动》。老师们在远程教育过程中,迸发出积极的学习热情,同全县、甚至全国的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从不同角度、层次对自己任教的科目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授课,通过授课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寻找解决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活动,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可以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职业技术性人才。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的更为出色,为我职教中心增添光彩。

科研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现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2、建立“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机制。

其一,以行政听课和科组教研听课为载体。全体行政每周一第三节下班听课,分两个小组进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把上课教师的课录制下来,教导处专门建立“互助角”共享文件夹,下分学科、教师子文件夹,每个教师在上完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评课,完成后写反思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把原教学设计初稿、评课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课的课件等材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同时,各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给上课老师提出优点和建议。以此提高了课例研讨的质量,积累了一线教师的基础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二,各科组本学期安排了一到两次以学习方法或教学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同课同构”活动。在开展以课题为主导的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方法、主题为研究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模式,为“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3、构建互助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1、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2、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等还需要加强。

3、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本学期要求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精细测评价系统,数学用精细分析表,把成绩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重点对期前、期中、期末的测试要把测试结果进行精细测评的分析,并把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的m盘相应文件夹里。针对每次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相对应梯级练习,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三)加强课题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

本学期,学校要求各课题实验人员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题研究草根化,常规化,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年度由朱越强老师负责的市青年专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于9月份结题;现在正在开展的各级各类课题有:天河区一般课题2项、天河重点课题1项、广州市子课题1项、天河区小课题10项,天河区项目研究2项、项目研究2项;正在进行结题冲刺阶段的2个。这学期开展较好的如下:《通过moodle学习卷,促进学生谈论生活学习作息时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黄艳芬负责);《用数学语言表述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徐春霞负责);《小学四年级纸袋装饰的教学策略研究》(陈煜静负责);《小学五年级英语“一对一”数化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贺元红负责);《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罗翠兰负责);《小学五年级记叙文对话描写的策略研究》(肖冬梅负责);天河区重点课题《国际背景下培养小学高年级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研究》(杨运娇负责)。这些课题都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了开题、过程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有些课题拍摄了研究课例,正在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四)其它

1、继续贯彻“减负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各科教师继续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坚决按照教育局规定的作业量时限布置作业,各学科之间要注意协调作业总量。各科课外作业总量(包括预习)为: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书面作业。休日布置以动脑与动手,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外作业,体现了活动性,趣味性,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留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2、以赛促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今年我校教师积极地参加了广州市计算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此项活动中区、市、省、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同举行的比赛,在区的比赛中提交了10件作品。其中,徐春霞老师的作品获得了广州市和广东省的一等奖;陈启炎老师的作品获得了广州市和广东省的二等奖、全国三等奖;电子书包实验基本保持每周2节常规课,上半年英语科的课例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二个;科学科获得plt作品评比三等奖和优秀奖各一个;数学科获得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四个。教师以参加比赛为突破口,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提升理念,增强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继续开展项目学习活动(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专题来综合各学科己学的知识,安排围绕专题的真实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并通过作品呈现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能获得如何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强调信息技术在项目学习中作为搜寻信息和知识的工具,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和知识的工具,以及交流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工具。强调应用多媒体来呈现和传播项目学习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发展研究、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项目学习,促进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下学期重点开展科学科的项目学习研究,同时数学和英语科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资源的运用研究活动。

科研处工作总结

xx年度,在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硅藻土小组组长秦邦国先生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组试验工作基本上完成本年度预期计划和课题指标。现将20xx年度工作状况报告如下:

求真务实的试验工作是硅藻土试验小组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小组试验人员工作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试验成果”的重要条件。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硅藻土小组的'试验工作,多次强调小组试验作的重要性,在小雨公司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硅藻土小组的试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

为浓厚小组试验工作的兴趣和科学的学术氛围,开拓视野,活跃试验气氛,优化所学互补所长的学习环境,先后多次组织硅藻小组例会,认真做好每一次试验报告并及时转发给小组各位成员,积极组织每次例会,认真讨论每次试验报告,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能动性,制定下次试验方案,目前硅藻土小组工作的成效均归功于公司总经理硅藻土小组组长的领导与支持。

建立、健全试验数据管理制度和二级试验数据存档等,完成每次试验方案的制定和编制修改的管理工作;并根据试验实际情况部署安排试验工作的时间与进程。

本部门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相互交流需要加强,试验数据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今后硅藻土小组要加强学习,健全和完善各种试验小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素质,使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推动工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