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故事散文 >正文

带“人”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谭希林是资历较老的一位开国中将。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在一次战斗中,他保护毛主席脱离险境,被称'救驾将军'。然而,在一次战斗失利后,他却被判了刑。他到底出了什么错?谭希林,190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长沙,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4月,谭希林在组织的安排下,赴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素质提高很大。北伐后,谭希林随叶挺独立团进军湖南、湖北等地,因作战勇猛,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第二天,谭希林随警卫团离开武汉,前往南昌准备增援起义部队。在路上,得知起义部队已离开南昌,警卫团遂来到修水,和当地的农民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刚上井冈山的时候,根据地环境非常恶劣,敌人活动猖獗,谭希林和战友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27年11月,谭希林率连参加了第二次攻打茶陵的战斗,毛主席创建了红色苏维埃。在武装割据斗争期间,发生一件惊险的事。1928年4月,朱毛红军会师,红四军成立,谭希林升任红三十一团一营副营长。1935年1月3日至6日,红军主力部队高举大旗,顺利通过乌江。在此次战斗中,谭希林身负重伤,陷入昏迷,医生认为难以救治。

作者:苏区放牛娃

谭希林是资历较老的一位开国中将。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在一次战斗中,他保护毛主席脱离险境,被称“救驾将军”。然而,在一次战斗失利后,他却被判了刑。他到底出了什么错?最终命动如何?

谭希林中将

谭希林,190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长沙,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4月,谭希林在组织的安排下,赴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素质提高很大。北伐后,谭希林随叶挺独立团进军湖南、湖北等地,因作战勇猛,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第二天,谭希林随警卫团离开武汉,前往南昌准备增援起义部队。在路上,得知起义部队已离开南昌,警卫团遂来到修水,和当地的农民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刚上井冈山的时候,根据地环境非常恶劣,敌人活动猖獗,谭希林和战友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27年11月,谭希林率连参加了第二次攻打茶陵的战斗,毛主席创建了红色苏维埃。1928年2月,谭希林率连攻打宁冈县城新城,歼灭了蒋氏守军。

在武装割据斗争期间,发生一件惊险的事。有一天,毛主席到一个村庄开展宣传和调查。突然,有一支地主武装包围了过来,毛主席的处境极其危险。

1928年4月,朱毛红军会师,红四军成立,谭希林升任红三十一团一营副营长。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去湘南,毛主席率部前去接应,派三十一团一营留守井冈山。蒋军看到井冈山兵力空虚,暗自窃喜,纠集5个团兵力气势汹汹奔来,妄图消灭红军。

谭希林在黄埔军校受过专业训练,精通工兵,他指挥部队在黄洋界哨口建筑了防御工事,建立火力配备。不久,蒋军两个团向黄洋界发动了进攻,因山势险峻,敌军沿着山道往上攀登。谭希林命令一营一连、二连凭险据守,三连为预备队,谭希林则靠前指挥。

为节省子弹,待蒋军靠近哨口后,谭希林才下达开枪的命令,一排排子弹射出,敌军应声倒地,几次进攻都没得逞。当时蒋军武器装备精良,兵力众多,而我方弹药不足,且兵力空虚,如打持久战很容易吃亏。这时候有人说,如果有一门大炮就好了。

当时正在山上的贺子珍说:“茨坪军械所有一门迫击炮。”说完,她叫了几个战士,顶着烈日,

敌军经过短暂休整后,又开始进攻。谭希林命令战士把迫击炮对准敌指挥所。第一发炮弹打出后,哑弹;第二发炮弹打出去,没响;只剩下最后一炮弹了,谭希林亲自抱起炮弹,祈祷地说道:“红军存亡就靠你了,你可千万要响啊!”

他把炮弹填装进去,发射!最后一发炮弹“轰”的一声,不偏不倚击中指挥所,敌指挥官被炸死,敌军以为主力红军返回井冈山,纷纷溃逃。

黄洋界保卫战

在谭希林的指挥下,红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击退了敌2个团的进攻,保住了井冈山根据地。

1931年6月,谭希林调入赣南地区,任南路军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奉命强攻赖村。因当时红军兵力不足,武器落后,不具备很强的攻坚作战的能力,谭希林所部失利。作战失利后,

谭希林虽然饱受冤屈,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的信仰没有任何动摇,毅然踏上长征之路。长征期间,谭希林调任干部团特科营工兵主任,他发挥精通工兵的特长,克服重重困难,架桥铺路,为大部队胜利前行提供了保障。

1934年年底,红军准备强渡乌江,向遵义挺进。乌江江水波涛汹涌,暗礁密布,两岸峭壁嶙峋,非常凶险。想要渡江就必须先架设桥梁,上级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工兵连。工兵连急行赶到江界河渡口,组织开展砍木、打桩等工作,但因水势汹涌,打的木桩不一会就被水冲走,战士们束手无策。

谭希林来到河边仔细勘察,认真思索,不久,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他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先用竹篓装满石块,把两个竹篓上下扣住,再把两对扣紧的竹篓捆绑结实,以竹篓为锚,从小船前后两端抛入水中,船就被固定在水面,一条一条小船密集相连,在船上铺上竹排就搭建成一座桥。

说干就干,谭希林组织战士和当地群众准备好了大量的竹藤、竹篓、斧头、刀具等,再把工兵连分成架设、竹排、应急等若干小组,架桥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浮桥架设好了!

1935年1月3日至6日,红军主力部队高举大旗,顺利通过乌江。毛主席路过浮桥时,称赞道:“我们的工兵真是有本事啊,用那么简陋的材料竟然架起了这样扎实的桥!”朱德也非常高兴,吟出“莫道乌江天险,看红军等闲飞渡”的诗句。

1935年10月,谭希林随红军经历千辛万苦,顺利抵达陕北。

1936年6月21日,蒋军八十六师高双成率部袭击瓦窑堡,当时,红军主力部队已奔赴前线,总部机关均在瓦窑堡,负责警卫任务的是红军大学附设步兵学校,学校把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未能及时掌握敌军动态,驻在桃园附近的特科营最先发现高双成部向瓦窑堡疾进。谭希林发现敌情后,反应迅速,率两个连迎面突击,在这场事关总部生死存亡的战斗中,他咬紧牙关镇定指挥,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率部死死咬住敌军,最终在和步兵学校一营的共同努力下,掩护了主席和总部机关转移。

在此次战斗中,谭希林身负重伤,陷入昏迷,医生认为难以救治。正当战友们给他准备后事的时候,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看到这个决定后,谭希林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后来,谭希林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驻捷克大使。1954年10月,谭希林回国。根据其意愿,他重返部队工作,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58年11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0年2月,谭希林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1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4 《村夜》唐代: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5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宋代:苏轼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1.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