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实习心得体会 >正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成绩和失误,从中学习和成长。总结让我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追求进步。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心得体会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中西文化差异研究的研讨会,深感中西文化差异不仅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演化,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这个话题的深入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思维方式、礼仪文化、宗教信仰等。首先,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体现在对问题的观点与想法上。例如,在西方人看来飞行是自由的,而在中国人的语境下则会有“神仙”与“鸟”之分。其次,礼仪文化的不同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显著标志。中西方对待吃饭的方式就有很大的区别,西方人倾向于私人用餐,而中国人则重视团体餐饮。最后,中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道教、儒教等都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存在的文化;而西方的宗教文化则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中西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文化正为全球范围内的商业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被称为“亚洲龙头”,加速了悠久的集团化战略进程。这一切为中国以及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但换而言之,我们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而西方文化则对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在企业创新方面,西方文化重视企业的自由参与和流通,这为全球经济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灵活性。

第四段:应对策略。

因此,我们必须将中西文化的差异正确地理解并融合进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针对前面提到的不同,我们有许多种应对策略和方法。在跨国商业中,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企业合作方式和企业城市化发展,提高企业的跨文化沟通和协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推动中华文化的推广,让其他国家和民族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

第五段:结论。

不同的文化交融和碰撞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出特殊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成为国家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国家之间互动交流和互相认识的重要桥梁。中西文化差异研究的类似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了解和思考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总之,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学习、理解、欣赏和吸纳对方文化的瑰宝。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心得体会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讨论的话题。中西两个文化体系存在着许多差异,包括道德观念、礼仪习惯、教育方式、相处方式等等,这些差异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奇妙之处。在接触中西文化交流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着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的挑战,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

中西文化差异有很多方面,其中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中西方的价值观。例如,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其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区别。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竞争和独立,而中式价值观更强调的是团体、集体和和谐。此外,中西方教育体制和方式差异巨大,中式教育更偏重于记忆和机械性的学习,而西方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在交流和合作中可能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当中国人在西方国家谈判时,他们通常会说“是的”表示同意或回避问题,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回答往往被认为是缺乏信任和在回避问题。此外,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或不愉快的经历。例如,西方人经常会问一些私人的问题,如薪水、家庭、婚姻和健康状况。但是,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人的眼中一般是不礼貌的,因为它们涉及到个人私生活。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适应差异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前提。首先,我们需要尊重并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耐心地相互学习和了解。其次,我们需要在交流和合作中充分考虑和预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上的冲突和误解。最后,我们应该为接受和适应中西文化差异做好准备,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平和的心态,才能真正体验到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第五段:结论。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适应中西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文化差异是一种人类创造和发展的成果,只有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西方文化的奇妙之处。

对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

文化差异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在当今这个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言语、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作为一个在国际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我对文化差异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文化差异是世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它们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塑造等等。正因为这些差异,我们才能够领略到世界上的多元和富饶。如果所有的文化都是相同的,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单调乏味,失去了魅力和吸引力。因此,我开始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学会从中发现美和价值。

其次,我认识到文化差异可以培养我们的开放心态。当我们置身于不同文化环境中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自己习惯不同的行为或观念。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标准来评判这些差异,也可以选择接纳和理解它们。通过学习和接触不同文化,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尊重他人的行为和观点。从而,我们的思维会更加开放和多元,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

第三,我领悟到文化差异是互相学习的机会。当我们与不同文化相遇时,我们并不是单方面地接受和接纳,而是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形式等等,从中汲取营养并加以吸收。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敬和尊重老人的观念,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借鉴和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他人分享我们自己的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只有在这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中,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我意识到文化差异需要我们保持相对的谦虚和耐心。在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或接受别人的行为和观点,这时我们就需要保持谦虚和耐心。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文化的专家,我们的见解可能受限于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地倾听和学习,尽量从别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总的来说,文化差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感悟和体会,我开始尊重和欣赏多样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学会与他人互相学习和理解,并保持谦虚和耐心。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和谐共存,实现文化的进步和共同的繁荣。

读中西文化差异心得体会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我是一名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带来的新启示。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中西文化的对比。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家,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演化为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因此,在文化起源、传统价值观、社交礼仪等方面,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交范畴,人们注重亲情和社会关系;而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第二段:中西文化的融合。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比如,在现代艺术领域,中西方艺术家经常跨文化合作,创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新艺术作品。此外,在商业和科技领域,中西方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展开了多种方式的合作,推动了世界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中西文化合作的优势在于,两种文化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例如,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国和西方学者对于不同文化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解释角度。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完整、更多元的历史知识。

通过读中西方文化的书籍和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丰富性。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点:人们都追求幸福、真理和美好。这也是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通过文化吸收和借鉴,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价值观和成果结合起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结论。

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将为文化多元化带来新的共鸣和认识。通过实现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挖掘并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贡献。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会变得越来越深入,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借鉴将为文化和社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差异。当我们接触到不同文化时,往往会感到惊奇、困惑甚至是疑惑。然而,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体验,我逐渐认识到文化差异并非障碍,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学习机会。下面我将从历史和传统、价值观、沟通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礼仪等方面,分享我对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

首先,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差异的根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独特传统,这些历史和传统形成了国家的文化特色。当我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时,我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例如,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强调家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印度则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我逐渐领悟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其次,价值观的差异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观念。例如,西方国家普遍提倡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选择;而东方国家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强调和谐与稳定。当我对比不同国家的价值观时,我意识到每种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再次,沟通方式也是不同文化之间常见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态度和沟通方式。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日本文化倾向于含蓄和间接表达,而美国文化则更加直接和直率。当我理解到这些差异后,我不再以自己的方式去要求他们,而是尝试理解并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误解和摩擦,还能够更好地与对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此外,饮食习惯也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之一。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习惯。例如,中国菜讲究五味调和和营养均衡,西餐则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和细腻口感。当我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时,我意识到每种食物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沿革。通过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我更好地理解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也增强了我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鸣和沟通。

最后,社会礼仪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例如,日本礼仪十分重要,人们注重尊重和谦虚;而西方国家注重个人空间和自由,人们更加直接和开放。当我体验到不同国家的社会礼仪时,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行为规范,并崇尚包容和友善的态度。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尴尬和冲突,还能够增进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总的来说,对文化差异的体会,让我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沟通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礼仪,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共存的世界。

节日文化差异心得体会

节日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和习俗。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文化差异。通过与外国朋友的交流和对不同文化的观察,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节日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节日有着不同的意义和重要性。例如,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过年十分热闹。而在美国,圣诞节是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装饰圣诞树,互送礼物,庆祝耶稣的诞生。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宗教、历史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节日意义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

第二段:节日食品和习俗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习俗也存在差异。比如,在中国的清明节,人们会扫墓并将食物和饮料留给祖先。而在墨西哥的“亡灵节”中,人们会准备美味的食物和彩色糖骨头来庆祝并祭奠逝去的亲友。同时,各种特色食物也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端午节有粽子,美国的感恩节有火鸡,这些食品都与特定的节日习俗和文化背景相关。品尝和了解这些食物和习俗,不仅展示了节日文化的多样性,也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段:节日庆祝形式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庆祝形式也各具特色。例如,在中国,人们会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传统庙会也是重要的庆祝活动。而在巴西,狂欢节(Carnival)是最大的节日活动,人们会穿着华丽的服装,参加大规模的街头游行和音乐舞蹈表演。这些节日庆祝形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俗传统。通过亲身参与节日庆祝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热闹和欢乐,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魅力。

节日文化差异不仅存在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挑战之一是语言和沟通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往往有独特的称谓和标志,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陌生。此外,对于节日庆祝形式等细节的理解也需要深入和专业的了解。然而,互联网和旅行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方式去了解和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文化。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参加线上或线下活动,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在了解和体验节日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包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尊重这些差异不仅是一种尊重他人文化的态度,也是培养自己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包容和容忍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带来的差异,正视差异并以积极的态度去与他人交流,才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共存。

总结:通过了解和体验节日文化差异,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尊重与包容是理解节日文化差异的关键,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我们才能真正在跨文化的世界中获得欢乐和共享。通过跨越国界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文化,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与繁荣。

节日文化差异心得体会

节日是各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差异导致了每个国家独特的节日传统和庆祝方式。我有幸在国际交流中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节日文化差异的魅力和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节日文化差异的心得体会,并讨论其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在经历了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之后,我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传统和庆祝方式。例如,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红包的交换和燃放烟花爆竹。而在印度,排灯节是一个庆祝胜利和祛除邪恶的节日,人们会点亮彩灯,互相赠送糖果。这些节日传统和庆祝方式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彰显了各国民族的团结和向往。

其次,我深刻理解了节日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了解和尊重这些节日文化是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关键。当我们在国际交流中积极了解和接受对方的节日文化时,我们不仅有机会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还能够建立更深层次的友谊和合作关系。通过节日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此外,我还发现节日文化差异可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和谐。各国的节日传统和庆祝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和平的追求。当我们共同庆祝节日时,不论我们来自何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观。节日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隔阂和敌对,相反,它们可以成为连接和友谊的桥梁,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为世界和平与和谐作出贡献。

最后,我意识到尊重和传承自己国家的节日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关注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国家的传统和文化。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并传承自己国家的节日文化,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身份的体现。只有保持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节日文化,推动跨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的发展。

总之,节日文化差异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对于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以及推动世界和平与和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国家节日传统和庆祝方式的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国际化的今天,保持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又学习与其他国家节日文化相互交流,成为世界公民的重要素质。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差异交流与融合,构建一个更和谐、更友好的世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摘要: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汉语和英语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更好地学习英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里所指的文化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是由于两地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北临高原,西接沙漠,南被喜马拉雅山隔断,只在东面临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稳定和谐,而缺乏冒险开拓精神的性格。英国和美国都是临海国家,尤其是英国,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四面临海,这样的海洋地理环境形成了英国人开拓冒险的精神。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工业革命兴起较晚,小农经济的劳动方式要求人们相互合作,因此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很强。西方工业革命发展历史长,机器化的生产打破了人们协作劳动的方式,个人的能力开始凸显,因此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创新意识很强。受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哲学的浸染,中国人历来就注重仁义,礼让以及中庸之道,注重宏观上的感觉而轻视具体的逻辑分析。西方文化形成之初,既在希腊文化时期,哲学和逻辑学就已经形成,西方历史上哲学家更是人才辈出,因此西方文化思辨和逻辑分析色彩很强。

中西思维差异在中英句式结构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汉语是意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竹枝结构”的特点,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葡萄枝结构”的特点。汉语句式如行云流水,不注重句子结构内部的逻辑链接,跳跃性较强,而英文句式如连环套,句子内部之间逻辑联系紧密。

2.1从汉语的句式结构看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这种思维模式使汉语产生了大量的量词,这种量词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具有图像的效果,而不像英语表达那样抽象化。例如在英语中的"acow","adog","abird"在中文中就成了“一头牛”,“一条狗”,“一只鸟”,量词的使用直观地反映了动物体积的大小和形状特点。汉语的语意是靠词语的语序排列而形成的,不像英语那样具有严格的语法标志,从而使得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例如“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词语完全一样,由于词语位置的置换语意就大不相同。汉语里边没有固定的句式结构,要把汉语总结出向英语中的七个基本句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诗歌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完全是名词的组合,但是中国读者却能体会到一副诗情画意的图景。这在英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2从英语的句式结构看西方文化。

西方人重视逻辑分析,因此英语的句式结构呈现非常严密的逻辑结构。英语中有大量的语法标志来表明句子的各个成分,像各种从句,丰富的连词等。因此英语中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因为有严格的语法标记表明它们在句子中的成分。英语中有汉语中缺失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这也是西方人逻辑思维的一个体现。例如"acatmakeslifewonderful"和"thecatmakeslifewonderful"所指的意思就不一样,第一句指任何一只猫,而第二句则特指和说话人有特定关系的一只猫,而汉语的表达“猫使生活变得美好”则不会引发这样的逻辑分析。

言语行为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问候语,赞美语及其对赞美语的反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问候语,由于问候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因此它反映的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赞美及对赞美语的反应同样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3.1从汉语言语行为看中国文化。

在汉语中,最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是“吃饭了吗?”“你吃了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其实问的是比较个人的,私密的问题,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友好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民以食为天,因此饮食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这种对饮食的关心自然就体现到日常的语言中来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哪里哪里?”或者是“过奖了”等辞让的话语,一般不会欣然接受赞美。这种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重视谦逊的美德和低调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一种集体观和中庸观,不欣赏个人出头的做法,因此谦逊就成了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美德,若是欣然接受赞美,反而会被认为是骄傲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文化中,为了顾全别人的面子或照顾别人的感受,赞美有时只是一种客套的说法,因此被赞美者由于很难分清楚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的赞美,只好一律采取辞让的态度。

3.2从英语言语行为看西方文化。

在英语中,美国人打招呼一般用“hi!”,“hello!”或者“howareyou?”等比较笼统的表达,因此用这种表达可以避免涉及到私人问题。这反映了美国人个人感比较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私人的事。而英国人则一般在打招呼的时候谈论天气,如“itisafineday,isn""tit?”。这是由于英国独特的气候决定的。英国四季多雨,阳光普照的日子较少,因此人们对晴朗的天气十分渴望,这种渴望反映到语言中就使得人们愿意谈论天气。在英美国家,当一个人被赞美时,一般都会欣然接受,直接说“thanks”。这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观,人们都希望能从集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别人的关注。这种个人英雄观使得西方人乐意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且把这种赞美看做成功的标志。

结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于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兴.语言与思维及文化的关系[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1。

[3]姜一平.英语背景知识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

[4]邱述德.英语学习与交际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距离有多种差异,仅有对这些差异有所了解,才能减少交流障碍。该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距和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并强调外语学习者应当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理解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本事。

人际距离;跨文化交际;体距;体触。

人际距离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一样国家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坚持多大距离才适宜有不一样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也因文化不一样而各异。如果对不一样文化中的人际距离理解错误,则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钱敏汝(1997)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高层障碍,而语言差异只构成影响人际交往的最低层障碍。

美国人类学家hall(1973)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加强交际效果,有时还会发挥超过言语的作用。所以,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了解对方文化的空间语言是必要的。

人际距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人际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语用距离,文化距离等。

空间距离指围绕在一个人的身体周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的、不允许他人侵入的区域。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会因文化的不一样而不一样。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中人际间的空间距离进行比较。以下将从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两个层面探讨中西方人际距离的异同。

2-1四种体距。

体距,在人际交往中指人们在身体空间上相距的间隔。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个人空间。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因素、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等。

hall(1982)以对中产阶层北美人的观察为基础,把交际者之间坚持的身体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在亲密距离中,近者能够没有距离,远者从6-18英寸。一般来讲,美国中产阶级认为在公众场合不宜坚持亲密距离。个人距离近者1.5-2.5英尺,远者2.5-4英尺。在这个距离内,通常是谈和个人有关的事情。社交距离近者4-7英尺,远者7-12英尺。例如同事之间在谈公事时,通常坚持在社交距离的近距离内。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也大致坚持这个距离。如果是7-12英尺的距离,一般谈论的都是比较正式的公事。公众距离近者12-25英尺,远者25英尺以上。例如进行公众演讲时,演讲者和听众一般坚持这种距离。

hall认为这四种距离不仅仅存在于美国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也都存在,可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具体的距离区域大小各有异同。

2-2中西方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异同。

有关中西方个人之间距离的比较,中外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美国学者布罗斯纳安(1991)认为中国人之间的体距比西方人要小,并认为中国人的近体距离要比英语国家的人开放得多。他写道:“英语国家的人在一齐时,如果有局外人走进18英寸的范围,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必须会被看成是一种侵扰。中国人却不必须有此感觉。他们看来,公开场合就是绝对的公开。”

中国学者潘永墚(1997)对于中国人讲话时交谈者之间的距离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潘永墚发现中国人在朋友、熟人之间的个人交谈,双方距离在0.5~1米之间,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1.5米左右,对着人群讲话都在3米以上。

经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对个人空间越来越重视,中国人的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以及公众距离都和北美人比较相近。但区别是,在中国人看来,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例如,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学生餐厅,如果美国学生走进他人约0.5米甚至是1米的近体距离,常常会说“imsorry”,表示歉意,美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侵扰。而在中国,中国人一般认为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没有必要因为走进旁人的近体距离而表示歉意。

此外,研究发现,一般来说拉丁美洲人和阿拉伯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比北美、北欧之间的距离要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而拉美人和美国人交谈时,拉美人往往会向前靠近,美国人却会向后退以坚持距离。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往往不断地向前靠近,英国人则不断地后退。总之,不一样的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一样的空间区域,而人们交谈时都是要坚持自我习惯的距离。

3-1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

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多,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少,所以文化能够划分为“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胡文仲,1999)。

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多,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地区(包括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及中东的犹太民族,东欧及俄罗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统的民族等;低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少,包括北欧大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以及日本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也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异性之间,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刻的情景也有所改变。

3-2公共场合体触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于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不敏感。在公共汽车、地铁、超市或者大街上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中国人常常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会表示歉意,被碰到的人一般也都采取宽容态度。而英美人对于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十分敏感,往往都极力避免,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光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更是大忌,并且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通常情景下,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如不及时表示道歉,对方的反应会很强烈。这与一些人口拥挤的中国城市的情景相当不一样。以下的例子来自笔者对一位有过留美经历的中国教师的访谈。

这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有一次和朋友在一座美国小城镇的街道上散步,她朋友的胳膊不细心碰到了一个走过的美国人,可是他们没有道歉,结果那个美国人愤愤不平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在走远后他们仍然觉察到身后有敌视的目光。事后他们对这次经历记忆深刻并深感不解。能够看出,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是由于体触行为的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

另外,国外的调查证明英美人、法国人与拉丁美洲人在身体接触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发现,一般关系的两个人坐着谈话时在一小时之内触摸对方身体的次数是:英国伦敦0次,美国的盖恩斯维尔2次,法国巴黎10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18次。我国的潘永墚教授(1997)对中国人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发此刻公园中交谈者体触的次数平均是8次。

这说明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比英美人次数多,但比法国人、拉丁美洲人次数少。

3-3社交性拥抱或亲吻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朋友在分别一段时光以后再次见面,或者在告别时,常常拥抱和接吻。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礼仪。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通常人们不会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胡文仲(1986)调查发现,在美国人看来只可是是属于社交范围的拥抱接吻,中国人往往会感到十分尴尬。虽然此刻中国大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恋人或者亲友见面或分别时有时也会拥抱,但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仍很少见。有学者认为,习惯于拥抱接吻的华人对美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也都比较适应,并能够由此看出华人理解当地文化的程度。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参加了美国大学的一个聚会,聚会结束后,多数人都拥抱道别。一位女士也过来拥抱这位中国访问学者,但他立刻变得浑身紧张。其他女士注意到他的不安,都没有过来拥抱他。但看着别人撇开自我相拥时,他不禁有局外人的感觉。这位中国访问学者的尴尬可能会得到很多中国人的认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异性朋友仍然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拥抱。对北美人来说,这位中国访问学者对拥抱的不安反应则被理解为保守和不友好。

3-4同性之间体触的文化差异。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性之间手拉手或者搂肩膀走路,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能够理解和允许的。在西方国家,两个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而异性间同样的行为却被视为自然。以下的例子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

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外教在一所中国大学教英语,她常理解学生的邀请外出参加活动。可是在中国交通拥挤的街道上过马路时,她常常觉得心惊胆战。结果,过马路时女生们就拉着她的手或挎着她的手臂,男生们却羞于照顾。这位女外教觉得很别扭,以至于一到过马路时就赶紧远离女学生,因为这使她联想到同性恋而深感不安。可是,中国女性间类似的身体接触却很平常,而普通关系的异性之间却不习惯于身体接触。

3-5有关触摸孩童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成人能够摸孩子的头也能够抱过来亲吻。如果是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可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员或者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人们都不能随便触摸或者亲吻孩子。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常常会抱怨说中国人喜欢抚弄他们的小孩子,这种行为让她们觉得很别扭和尴尬。虽然她们明白这种对孩子的触摸是友好的表示,可是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却被认为是冒昧的、粗鲁的。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本事,包括与异文化的合作伙伴的交际本事,不一样文化间的合作本事,适应职业活动的本事,独立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本事,人际交往、组织和应变本事等。经过中西方人际距离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培养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当事先了解对方文化中人们在交往中的距离,交流时与对方坚持适宜的体距。

2)培养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在和不一样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应当首先了解对方文化是接触性文化,还是低接触性文化,也应当学习对方文化中的体触行为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对方文化反感的体触行为。

3)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不一样文化中人们的空间观念也有所不一样。差异构成的原因往往和对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有关。在跨文化交际时,外语学习者对异文化的空间语言应当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4)重视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对方的文化,并比较其和本国文化的异同,注意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中人际距离的诸多差异,才能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外语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应当对异文化的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

[1]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hallsilentlanguage[m].n.y.:anchorpress,1973.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论中国留德学生的人际距离体验和跨文化学习[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07.

[4]hallhiddendimension[m].n.y.:anchorbooks,1982.

[5]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比较[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潘永墚。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1.

[8]戴凡,smith,stephenlj.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距离有多种差异,仅有对这些差异有所了解,才能减少交流障碍。该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距和体触行为进行了比较,并强调外语学习者应当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理解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本事。

关键词:人际距离;跨文化交际;体距;体触。

人际距离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一样国家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坚持多大距离才适宜有不一样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也因文化不一样而各异。如果对不一样文化中的人际距离理解错误,则会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钱敏汝(1997)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最高层障碍,而语言差异只构成影响人际交往的最低层障碍。

美国人类学家hall(1973)认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加强交际效果,有时还会发挥超过言语的作用。所以,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了解对方文化的空间语言是必要的。

1人际距离的概念。

人际距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人际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语用距离,文化距离等。

空间距离指围绕在一个人的身体周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的、不允许他人侵入的区域。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所以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会因文化的不一样而不一样。本文将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中人际间的空间距离进行比较。以下将从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两个层面探讨中西方人际距离的异同。

2。1四种体距。

体距,在人际交往中指人们在身体空间上相距的间隔。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个人空间。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因素、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等。

hall(1982)以对中产阶层北美人的观察为基础,把交际者之间坚持的身体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在亲密距离中,近者能够没有距离,远者从6-18英寸。一般来讲,美国中产阶级认为在公众场合不宜坚持亲密距离。个人距离近者1。5-2。5英尺,远者2。5-4英尺。在这个距离内,通常是谈和个人有关的事情。社交距离近者4-7英尺,远者7-12英尺。例如同事之间在谈公事时,通常坚持在社交距离的近距离内。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也大致坚持这个距离。如果是7-12英尺的距离,一般谈论的都是比较正式的公事。公众距离近者12-25英尺,远者25英尺以上。例如进行公众演讲时,演讲者和听众一般坚持这种距离。

hall认为这四种距离不仅仅存在于美国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也都存在,可是在不一样的文化中具体的距离区域大小各有异同。

2。2中西方人际交往中体距的异同。

有关中西方个人之间距离的比较,中外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美国学者布罗斯纳安(1991)认为中国人之间的体距比西方人要小,并认为中国人的近体距离要比英语国家的人开放得多。他写道:“英语国家的人在一齐时,如果有局外人走进18英寸的范围,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必须会被看成是一种侵扰。中国人却不必须有此感觉。他们看来,公开场合就是绝对的公开。”

中国学者潘永墚(1997)对于中国人讲话时交谈者之间的距离作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潘永墚发现中国人在朋友、熟人之间的个人交谈,双方距离在0。5~1米之间,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1。5米左右,对着人群讲话都在3米以上。

经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对个人空间越来越重视,中国人的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以及公众距离都和北美人比较相近。但区别是,在中国人看来,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例如,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学生餐厅,如果美国学生走进他人约0。5米甚至是1米的近体距离,常常会说“i'msorry”,表示歉意,美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侵扰。而在中国,中国人一般认为公共场合就是绝对公开的,没有必要因为走进旁人的近体距离而表示歉意。

此外,研究发现,一般来说拉丁美洲人和阿拉伯人交谈者之间的距离比北美、北欧之间的距离要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而拉美人和美国人交谈时,拉美人往往会向前靠近,美国人却会向后退以坚持距离。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往往不断地向前靠近,英国人则不断地后退。总之,不一样的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一样的空间区域,而人们交谈时都是要坚持自我习惯的距离。

3。1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

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多,有些民族的人身体接触较少,所以文化能够划分为“接触性文化”和“低接触性文化”(胡文仲,1999)。

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多,包括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地区(包括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及中东的犹太民族,东欧及俄罗斯人,印尼人及西班牙血统的民族等;低接触性文化中的人在交往中身体接触较少,包括北欧大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族人以及日本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也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异性之间,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刻的情景也有所改变。

3。2公共场合体触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于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不敏感。在公共汽车、地铁、超市或者大街上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中国人常常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会表示歉意,被碰到的人一般也都采取宽容态度。而英美人对于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十分敏感,往往都极力避免,他们忌讳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与陌生人的身体有长时光的接触,从人堆中挤过去更是大忌,并且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通常情景下,偶尔不慎碰到其他人的身体,总要表示抱歉。如不及时表示道歉,对方的反应会很强烈。这与一些人口拥挤的中国城市的情景相当不一样。以下的例子来自笔者对一位有过留美经历的中国教师的访谈。

这位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有一次和朋友在一座美国小城镇的街道上散步,她朋友的胳膊不细心碰到了一个走过的美国人,可是他们没有道歉,结果那个美国人愤愤不平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在走远后他们仍然觉察到身后有敌视的目光。事后他们对这次经历记忆深刻并深感不解。能够看出,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是由于体触行为的中美文化差异引起的。

另外,国外的调查证明英美人、法国人与拉丁美洲人在身体接触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发现,一般关系的两个人坐着谈话时在一小时之内触摸对方身体的次数是:英国伦敦0次,美国的盖恩斯维尔2次,法国巴黎10次,波多黎各的圣胡安18次。我国的潘永墚教授(1997)对中国人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发此刻公园中交谈者体触的次数平均是8次。

这说明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身体接触比英美人次数多,但比法国人、拉丁美洲人次数少。

3。3社交性拥抱或亲吻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的朋友在分别一段时光以后再次见面,或者在告别时,常常拥抱和接吻。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礼仪。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通常人们不会在公共场合拥抱、接吻。胡文仲(1986)调查发现,在美国人看来只可是是属于社交范围的拥抱接吻,中国人往往会感到十分尴尬。虽然此刻中国大城市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恋人或者亲友见面或分别时有时也会拥抱,但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仍很少见。有学者认为,习惯于拥抱接吻的华人对美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也都比较适应,并能够由此看出华人理解当地文化的程度。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参加了美国大学的一个聚会,聚会结束后,多数人都拥抱道别。一位女士也过来拥抱这位中国访问学者,但他立刻变得浑身紧张。其他女士注意到他的不安,都没有过来拥抱他。但看着别人撇开自我相拥时,他不禁有局外人的感觉。这位中国访问学者的尴尬可能会得到很多中国人的认同。尽管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异性朋友仍然不习惯在公众场合拥抱。对北美人来说,这位中国访问学者对拥抱的不安反应则被理解为保守和不友好。

3。4同性之间体触的文化差异。

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性之间手拉手或者搂肩膀走路,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能够理解和允许的。在西方国家,两个青年男子或女子手拉手在街上走路,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而异性间同样的行为却被视为自然。以下的例子是一个真实的中美人际交往的误例剖析。

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外教在一所中国大学教英语,她常理解学生的邀请外出参加活动。可是在中国交通拥挤的街道上过马路时,她常常觉得心惊胆战。结果,过马路时女生们就拉着她的手或挎着她的手臂,男生们却羞于照顾。这位女外教觉得很别扭,以至于一到过马路时就赶紧远离女学生,因为这使她联想到同性恋而深感不安。可是,中国女性间类似的身体接触却很平常,而普通关系的异性之间却不习惯于身体接触。

3。5有关触摸孩童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中,触摸小孩是一种亲昵的举动,成人能够摸孩子的头也能够抱过来亲吻。如果是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人们会认为这是友好的表示。可是在西方,除非是家庭成员或者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人们都不能随便触摸或者亲吻孩子。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常常会抱怨说中国人喜欢抚弄他们的小孩子,这种行为让她们觉得很别扭和尴尬。虽然她们明白这种对孩子的触摸是友好的表示,可是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里却被认为是冒昧的、粗鲁的。

4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本事,包括与异文化的合作伙伴的交际本事,不一样文化间的合作本事,适应职业活动的本事,独立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本事,人际交往、组织和应变本事等。经过中西方人际距离的文化差异的比较,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培养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距行为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当事先了解对方文化中人们在交往中的距离,交流时与对方坚持适宜的体距。

2)培养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意识。外语学习者应当注意体触行为的文化差异,在和不一样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应当首先了解对方文化是接触性文化,还是低接触性文化,也应当学习对方文化中的体触行为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对方文化反感的体触行为。

3)对异文化的人际距离坚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不一样文化中人们的空间观念也有所不一样。差异构成的原因往往和对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有关。在跨文化交际时,外语学习者对异文化的空间语言应当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4)重视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对方的文化,并比较其和本国文化的异同,注意跨文化交际本事的培养。

5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中人际距离的诸多差异,才能减少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外语学习者除了学习语言本身之外,还应当对异文化的体距行为和体触行为坚持敏感,注重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

参考文献:

[1]钱敏汝。跨文化经济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hallet。thesilentlanguage[m]。n。y。:anchorpress,1973。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论中国留德学生的人际距离体验和跨文化学习[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2007。

[4]hallet。thehiddendimension[m]。n。y。:anchorbooks,1982。

[5]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比较[m]。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潘永墚。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1。

[8]戴凡,smith,stephenlj。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差异;价值观;文化。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1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1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3.3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有哪些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的总结

1.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礼品的选择不同。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一般宁可盒子小些,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

5.送礼的时机不同。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不提倡送商业礼物(除非是小礼物)。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