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活动总结范文 >正文

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小班范文(15篇)

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梳理活动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安排。这些活动方案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创意和灵感,以便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

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

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中秋)。

二、活动地点。

饭店、酒店、餐饮。

三、活动主题。

月满中秋夜,天涯共此时。

四、活动目的。

3.改变消费者认知,形成良性认识;。

4.培养潜在消费者,加深目标消费群对饭店、酒店、餐饮的了解;。

5、周年庆典意图让人们加深对饭店、酒店、餐饮的认识,接受并愿意到饭店、酒店、餐饮来消费,而中秋则是让大众亲身体验饭店、酒店、餐饮的特色与服务,同喜同乐,进而直接提高利润。

五、活动分析。

(一)饭店、酒店、餐饮自身分析。

1、饭店、酒店、餐饮的消费对象属中、高档阶级,他们一般都有良好的文化背景或经济背景,与饭店、酒店、餐饮浓厚的文化气氛相契合。

2、饭店、酒店、餐饮菜肴主要以中式菜为主,不存在口味差异的问题,但是美食当前,圣人也会流涎的。也是其他商家缺少的。

(二)竞争对手威胁分析。

饭店、酒店、餐饮地处中山路与九一路交界处,属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同一地段、同类经营的场所有“老树咖啡”和“我家咖啡”,而这两家无论从装修格调还是经营风格来讲,都比较西式化,现代感较强,店面招牌较突出,易吸引路人视线。其菜肴也主要以西餐、商务套餐为主,消费水平属中高档,比较适合时尚一族的消费心理。

纯子柔情,也是饭店、酒店、餐饮的一大竞争对手。因而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办一次有声有色的活动,从而一举成名。

另外,在中秋时,几乎所有的酒楼餐馆都会或多或少地举办促销宣传活动。

活动概念关系连结。

从周年庆典开始至中秋佳节。

以美食节作为连结。

从而使本次活动在减少宣传费用的同时。

促进消费。

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户外布置。

布置宗旨:隆重、喜庆气氛与饭店、酒店、餐饮的文化特色相结合。

外景布置:

拱门或汽摸模1个:上扎小气球200个,拱门祝贺语单面。摆放一个礼拜。

条幅8条。

花篮20个:摆于门口。

每个窗户设置一幅对联,其内容须与“中秋”或“周年庆典”有关。另外,每条对联上方有盏灯笼。

霓红灯的.悬挂:与悬挂对联相冲突,故只能两者选一。

活动时间:__年9月6日——__年9月10日。

目的: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花少钱吃百样菜,还可以使消费者知道餐厅的特色。促进该餐厅的消费(增加人气),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利润)。

要求:要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美其名曰“享受”也。

活动形式。

1、自助餐、点餐、新菜、特价菜等。

2、打折消费。

3、赠送优惠券:凡消费满100元以上的消费者均能获得优惠券。

4、免费赠送饭菜:凡消费满200元以上的消费者均能获得一份免费的特色菜。

中秋佳节——对酒当歌赏月。

念人生之多少良辰美景。

莫过于此。

地址:饭店、酒店、餐饮临街空地建行门前。

场地布置。

搭建一个临时舞台。

背景布幔一个。

进口音响一套。

舞台地板上小灯笼16盏。

其他背景灯光。

活动创意:

1、现场猜谜活动:在活动现场悬挂有谜语的五彩灯(红灯)笼。凡中者皆能获得10元的消费优惠券。塑造中秋的气氛和饭店、酒店、餐饮的江南文化内涵。专设一个谜底台。

2、演艺活动策划:

(1)有奖征答问题:关于饭店、酒店、餐饮的发展史等问题。

(2)载歌载舞:觅歌舞团演出,另外,主持1-2名。

(3)穿插一些让观众参加的《中秋赞歌》:邀请台下一起参加,凡唱的歌都带有“月”字或是咏“秋”的。最少二句,无需整首演唱,歌曲不能重复,唱出最多首和唱功最好者,均有奖励(100元或50元消费券)。

(4)拉啤酒商做冠名赞助,从而减少费用的开支,进而促进利润的增加。

(5)饭店、酒店、餐饮特制月饼大派送:由老板、员工及嘉宾共同举行切饼仪式,统一送至顾客手中。

广告宣传传策略。

一箭双雕。

即通过一次广告。

宣传周年庆典和中秋促销活动。

在信息达到大众的时候。

减少广告费用。

简易描述:

二、媒体的选择:

以《闽西日报》、dm单为主,海报等其他为辅。

三、广告宣传口号:

天天饭店、酒店、餐饮,年年中秋夜。

天天:数词,代指9月6日——11日。

正好从饭店、酒店、餐饮周年庆典到中秋夜。

符合逻辑性。

四、宣传内容:

1、周年庆典的活动内容。

2、美食节优惠信息。

3、中秋晚会与其他信息。

五、注意:

1、时间性:9月27日一期《闽西日报》。dm单除了活动期间发放外,还可以在5日前发放。

2、宣传内容的新颖性和完整性。

费用预算。

媒介费用10000元。

户外布置2000元。

现场布置3000元。

其他宣传5000元。

总计:20000元整。

中班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观察月亮、动手操作、品尝月饼等活动,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主题墙,一起讨论并设计体现中秋画面,如:画面中要有圆圆的月亮、各种形状的月饼,有自己、爸爸、妈妈等,组合在一起即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的情景。

2、中秋风俗——关于中秋节各地风俗的照片。然后将共同收集的各地庆祝中秋节的照片布置在墙面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高望月等。由师幼共同完成。目的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1、美术区: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手工区: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彩色手工纸,剪刀,自制灯笼。

3、阅读区: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欣赏故事《嫦娥奔月》。

4、表演区:表演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益智区:提供月饼纸样(大小)数字卡片,排序卡片等。

1、建议中秋节全家带幼儿一起吃月饼赏月,观赏彩灯。

2、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3、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班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

主题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纸若干,作画工具。

2.收集各种月饼盒子布置活动室。

活动安排: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二、制作纸灯笼。

(一)、导入活动。

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中班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故事。

2、记住中秋节在那一天,并在这一天说一声“中秋快乐”。

3、体会过中秋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嫦娥、月亮、月饼、后羿等图片。

活动重难点:了解故事并说出中秋节快乐。

活动过程:

一,月饼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呀?月饼!月饼一般什么时候吃?中秋节!为什么呀?

二,进入故事。

那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吧。

三,让小朋友记住故事。

四,学会中秋快乐。

那么,小朋友们知道中秋节这一天是什么时候吗?恩,八月十五。还有两天啦。在这一天,我们要记得对家长说一声“中秋快乐!”

五,聊一聊自己中秋要做什么。

那么,小朋友们对即将到来的中秋有什么计划呢?大家一起聊一聊吧。

小班活动方案设计

小班是幼儿园里一般由三周岁(或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应如何设计小班幼儿一日的活动方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小班活动设计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入园

隐患:

1、小朋友会带别针、纽扣、硬币、铁丝、弹珠等来园。

2、个别情绪不好的幼儿可能私自离园。

措施:

1、入园时认真晨检,并请家长协助,离家时检查一下孩子的衣裤。

2、特别关注情绪不好的幼儿,安抚并关注他们。

二、入厕、盥洗

隐患:幼儿会在厕所里互相推打疯闹,可能会滑倒。

措施:幼儿进盥洗室,教师必须跟上组织。入厕要分组进行。

三、集体教育活动

隐患:

1、幼儿坐姿不正,会摔倒。

2、幼儿手放在桌缝,椅缝。

3、个别幼儿在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时,离开群体,去卫生间或寝室,无人照顾可能发生意外。

4、学具、玩具的正确使用,如:笔、剪刀等。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

2、用故事告诉幼儿坐姿的重要性

3、教师多检查桌椅的摆放,多提醒幼儿不要把手放在桌子椅子的缝隙。

4、幼儿离开集体时,必须有配班教师跟随,留意幼儿的安全。

5、教给幼儿每种学具、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四、户外活动

隐患:

1、幼儿上、下楼拥挤,发生踩踏。

2、遗留幼儿在教室、寝室或操场。

3、活动时幼儿间发生碰撞、摔倒,或从大型玩具上掉下来。

4、体育器材的使用。游戏的正确组织。

措施:

1、教育幼儿上下楼列队靠右行走。

2、活动前后教师必须认真清点幼儿人数。

3、每次活动前都先讲规则,活动中反复强调,并注意控制过于兴奋的幼儿。

4、选择体育器材要符合幼儿年龄,使用前要经过教师检查。初次使用某一种器材时,教师要讲清要领和规则,并在幼儿使用时时刻给予指导。组织体育游戏要动静结合。

五、进餐活动

隐患:

1、进餐时幼儿会因为谈笑或吃得快而噎食。

2、幼儿喜欢玩勺子,把勺子戳进鼻子。

3、饭菜汤过热,引起烫伤。

措施:

1、教师平时利用儿歌故事教育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

2、进餐时教师的眼睛要一直关注每一位幼儿,时刻用轻声提醒幼儿。

3、饭菜汤送到班后,要放置妥当,不让幼儿触及。盛、递饭菜不通过幼儿头顶。流汁的食物由教师到幼儿座位边一个个盛添。

六、餐后活动

隐患:散步时幼儿会疯跑,推挤。

措施:教师组织活动,提供较为安静的小型玩具进行游戏,如折纸、穿线板等,让幼儿有事情可做,有东西可玩。

七、午睡

隐患:

1、幼儿会在没睡着或睡醒后玩小物件,将纸张、钮扣等塞入口鼻。

2、幼儿蒙头睡觉造成窒息。

3、幼儿在午睡时突发疾病,高烧或抽搐等。

4、高低床的使用。

措施:上床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及时提供帮助。值班教师应不断巡查,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睡眠情况。

八.起床活动

隐患:

1、幼儿站在床上穿衣服,导致摔伤。

2、幼儿坐在地上穿鞋,会绊倒路过的幼儿和被走过来的孩子踩到手脚。

措施:

1、在春夏秋季,教师要求幼儿必须先下床穿鞋,再穿上衣。在冬季,躺好等老师来穿。

2、教师教育幼儿不能坐在地上,起床时也要不断提醒。

九、区域活动

隐患:

1、在捡豆豆时,幼儿会把豆豆塞进耳鼻。

2、在夹豆豆时,幼儿会改变筷子的用途。

3、麻辣烫的竹签戳伤幼儿。

4、在游戏中不断会有被损坏的玩具,有尖角或锐利的部位,可能造成幼儿受伤。

5、幼儿争抢玩具,发生冲突。

措施:

1、用故事教育幼儿爱护耳鼻。

2、平时多讲解筷子的用途,并示范筷子的用法。

3、介绍竹签的正确拿法。

4、教师在幼儿活动时,眼睛要时刻关注幼儿行为。

5、定期检查区域活动材料的安全性。

6、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游戏进程,及时解决出现的冲突和问题。

十、离园活动

隐患:

1、幼儿会因为高兴冲过来摔倒或撞门。

2、幼儿自己挤出去,家长和老师没发现。

3、幼儿被陌生人接走。

措施:离园时两位老师站门口,一位看家长,一位看孩子,另一位老师组织座位上的幼儿。

2、不在幼儿还很多时和家长交流。

3、严格执行指定接送人制度,不要让陌生人接走幼儿。

晨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问好

重点:吴柳倩、吴天昊、王骏远等

生活活动:进餐

重点:会饭菜搭配,不挑食

自主活动:自选玩具

重点:能按标记取放玩具

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薯片捅,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小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小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桶发出声音?(在小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小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小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小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小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小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小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小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室内活动:小桶娃娃穿新衣

目标:能沿焖线撕纸,会正确使用胶棒,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双手捏住焖线的两侧,上下分别用力。

户外活动:

1、响桶娃娃操

重点:能积极参与活动,模仿老师的动作。

2、游戏:响桶送给好朋友

重点:能在平行线间自然地走

3、自主活动

重点:能按意愿进行活动,探究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一、晨间活动:区域活动

重点指导:建构区

指导重点:

1.能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房屋或其他建筑物

2.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早锻炼:玩球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一起用不同的方式运球。

2.体验与同伴合作了乐趣,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每两人一个球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

2.教师接受活动内容及规则。

(1)将幼儿分成二人一组。

(2)引导幼儿讨论两人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运球。(强调二人合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请全体幼儿游戏运球比赛。

(5)活动结束。

三、谈话活动

1.教师对晨间情况做小结。

2.点名。

四、集体教学活动(一)

小班音乐律动:小鸡出壳

活动目标:

1.能跟随音乐感受小鸡出壳的心情变化。

2.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鸡蛋图示,小鸡出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鸡蛋图示,引起幼儿注意,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

今天,这只鸡蛋里的小鸡也想钻出壳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鸡出壳前做了哪些事情。

二、教师播放音乐做律动,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做律动第一断,引导幼儿说说,做做。

你们看到了,小鸡为了出壳做了哪些事情啊?

那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

那你觉得小鸡有没有钻出壳了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小鸡如果钻出壳了它的心情会怎么样?那刚才那只小鸡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那你们觉得它钻出来了吗?)

2.教师做律动第二段,引导幼儿说说,做做。

你们觉得它又会想什么办法钻出来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播放音乐)

它又想了什么办法?我们一起学着它做做看。

它的动手臂前面和后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学看。(跟音乐)

3.教师做律动第三段。

小鸡着急了,看看它又做了什么事?

它做了什么呀?你们觉得它钻出来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做律动。

你们想不想来做这只小鸡呀?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

三、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出壳的方法,并将动作编入律动。

为什么小鸡想了这么多办法都没有钻出蛋壳呢?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我们把刚才小朋友想的动作连起来,帮助小鸡出壳好吗?

五、课间操

六、集体教学活动(二)

小班手指点画:小蝌蚪

活动目标:

1.简单的了解蝌蚪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难点:学习用手指压印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活动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擦手纸;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说谜语导入活动。

1.(出示蝌蚪图片)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2.说说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呀?(出示青蛙图片)

3.带领幼儿一块学一学蝌蚪游,一边学习蝌蚪的生长过程(变成青蛙游到青蛙图片的地方,简单认识一下青蛙的样子)

4.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要去干什么?

小结:(捉害虫)教育幼儿保护青蛙,告诉幼儿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它跟小鱼一样离不开水。

二、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看。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画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然后告诉幼儿是用手指画的,用手指画的画就叫手指画。

2.教师示范画法,用食指的手指肚画出蝌蚪的头,让幼儿试画一下。提问幼儿手脏了怎么办?(用纸擦一擦,不能乱摸)然后让幼儿添画蝌蚪的尾巴,最后教师再示范尾巴的画法。(让幼儿把尾巴画细长)

3.提问:如果要想画很多只蝌蚪往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画?让幼儿学一学,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画画时可以转动纸,并且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画在纸的中间。)你们会用手指画画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三、游戏:青蛙和蝌蚪

老师: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好吗?“小蝌蚪黑黝黝,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真可爱)。”边念儿歌边和爸爸妈妈游戏。

七、户外游戏:熊和石头人

活动目标:

1.能听从指挥玩游戏。

2.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

2.教师做熊带领幼儿游戏。

3.请幼儿做熊进行游戏。

4.活动结束,教师点评。

八、午餐

九、个别活动(餐后活动)

1.指导还没学会叠手帕的小朋友叠手帕;

2.与个别幼儿进行谈话交流。

十、午睡

十一、生活活动

十二、户外活动:大型玩具

活动目标:

1.能不推不挤,依次排队游戏。

2.学会和同伴之间友好地相处,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十三、幼儿离园
 

中班中秋节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活动形式:

全园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亲子分享月饼。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小班区域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折纸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引导幼儿看图示用长方形的纸折方盒,养成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折好的方盒大小一套,折纸步骤图一张,长方形挂历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有用的方盒。

1、出示一套方盒,让幼儿观察方盒内的物品,说一说方盒的作用和使用的制作材料。

你们看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盒子呢?

谁来说说这样盒子你想怎么样设计它,可以把它们进行怎么样的设计。

2、教师小结:这些方方的盒子是杂物盒,是用来分类整理物品的,一个盒子里放了笔,一个盒子里放着纸,还有一个盒子里放着画纸。这样东西就不会乱,找起来更方便。

二、出示折纸步骤图,老师示范折叠一次。

1、长方形挂历纸(长短边比例约2:1),两边中线折拢。

2、上半部分向背后折下。

3、将面层拉开,沿虚线向上折平。

4、翻一面,折法同3.

5、面层两侧向中间折,背面折法相同。

6、前后两层同时按虚线向下卷折。

7、将口拉开即成一个方盒。

三、自选区角。

1、在手工区中,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纸箱和一些海绵纸、蜡光纸等材料,小朋友们可以这些材料进行设计各种不同款式的杂物盒,小朋友们除了可以用这些纸箱以外,你们还可以用橡皮泥来进行捏、用画纸来进行绘画来设计杂物盒。

2、在阅读区中,老师在这个区角中投放了一些有关制作杂物盒的书籍,你们可以再这个区角中进行阅读观看。

3、在益智区中,小朋友们可把你制作好的杂物盒用来装我们区角的一些杂乱的东西。

四、幼儿操作。

1、请幼儿看图示折纸,老师巡回指导。

2、提醒幼儿耐心地、一步一步地折,注意折痕要平整。

3、对其它区角进行观察与指导。

四、评价作品。

1、展示幼儿所折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都制作好了这么多漂亮的杂物盒,我们小朋友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整理我们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我们还可以带会家里去,整理自己房间的一些物品。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会互相欣赏作品,并用语言描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大的画有小鱼的背景图。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护衣,抹布。

3.《小鱼游》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小鱼游》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出示小鱼图,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

3.明确用瓶盖等印泡泡要注意的事项。

出示瓶盖与颜料,教师示范讲解。

4.幼儿印画。

幼儿随着《小鱼游》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泡泡,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瓶盖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该颜色时用抹布擦去。

5.相互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

同伴间相互欣赏泡泡的大小与颜色,分享集体创作成果的欢乐。

活动建议:

该活动可以延续到荚工区继续进行,除瓶盖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果蔬图形印章供幼儿拓印泡泡;提供画有圆形图案的各色蜡光纸与有针眼洞的彩纸供幼儿撕贴泡泡;提供棉签、油画棒等材料供幼儿画泡泡。

活动评价:

1.会用瓶盖和颜料等印画大大小小圆形的泡泡。

2.乐意欣赏同伴的印画。

感恩节活动方案设计小班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三、活动时间:2008年11月24--11月27日,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五、活动前期准备。

1.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等。

2.幼儿园环境布置。

3、制作贺卡的材料。

六、活动过程。

1.向孩子介绍感恩节的来历。

2.读一篇《感恩的心》故事。

3.欣赏《感恩的心》歌曲。

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歌唱来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感恩节,它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中秋节。而我们这个有着浓厚传统美德的礼仪之邦的国家,就更应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三字经说道:首孝悌,次见闻;弟子规又说道:首孝悌,次谨信。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今中外,尊师重道,所以我们:感恩老师,给予我教诲,教我知识,懂得思考!感恩兄弟姐妹,让我不再孤单感恩朋友,给予我友爱。感恩帮助过我的人,让我温暖!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歌声中,通过手语来表达感恩。我们体验了两大游戏活动,一个是我是孕妇妈妈,让孩子们办成孕妇妈妈跨过障碍。二就是运宝宝,难度比较大,除了要运宝宝还要保护好安全,亲身的让孩子们感受了母亲的爱。

最后孩子们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将自制的感恩卡片及祝福语一同贴在感恩树上……。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美工活动的兴趣,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知道将“水果”贴在“篮子”里.

2、体验亲子活动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第6号。

2、制作一棵画有树干和树枝的大树(面积是挂图的3~4倍)。

3、固体胶人手一份,树叶、蝴蝶、小鸟、苹果图片若干。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挂图。

教师:“这是一棵很开心的大树,为什么开心?”(让幼儿猜猜)“因为它有许多朋友,说说都有哪些朋友?”

2、从另一棵大树处发出哭声,引导幼儿倾听、寻找。“这棵大树为什么哭呀?它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帮它找一找好吗?”启发幼儿自己发现和拾捡小图片。

3、请幼儿把“朋友”送到大树身边。“大树和它的朋友怎样才能手拉手地在一起呢?”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固体胶,将图片粘贴上去。教师个别地指导幼儿将图片贴到大树身上。

5、欣赏大树及其朋友,为大树找到朋友而快乐。

6、教师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请幼儿变成大树的朋友——蝴蝶、小鸟,与大树一起唱歌跳舞。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小班活动方案设计模板

小班幼儿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的活动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往往是边操作边思考,继而获得相应的感性经验。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我创设了一系列玩色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刷一刷、撕一撕、画一画、串一串中体验愉悦感,产生对艺术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一:玩色真有趣。

目标:

感受吹画、清洁球拍画、手指点画的特殊效果,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材料:

指导要点:

1.用黑墨在卡纸上吹出树枝的形状,引导幼儿用手指点画的形式装饰树枝。

2.鼓励幼儿用清洁球蘸上喜欢的颜料,在树枝上随意拍画。

3.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在墙上和相框里展示。

活动二:面具总动员。

目标:用笔刷在面具模型上进行涂色练习,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装饰面具各个部位。

材料:

1.各色颜料。

2.型号不同的画笔。

3.白色面具模型若干。

指导要点:

1.鼓劲幼儿大胆尝试用笔刷在面具上刷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对面具的前额、眼睛、脸颊、嘴等部位进行装饰。

3.展示幼儿的面具作品,引导幼儿观察面具各部位装饰后的效果。

活动三:节日迷宫。

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涂色和装饰,在立体式空间中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材料:

1.用透明塑料膜糊在扣板上,制作成立体的画板,纵横交错地布置成节日迷宫。

2.各色颜料,型号不同的笔刷。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在节日迷宫的画面上自由涂刷,打扮气球和彩旗。

2.在熟练涂刷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和表现手法装饰实物,如交替涂、间隔涂等。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想象用画笔在空白处添画,如添画小草、鲜花、焰火、房子等。

活动四:瓶瓶罐罐秀一秀。

目标:在废旧的雪碧瓶表面,用排笔涂色,进行涂鸦装饰,体验装饰瓶子的成功感,培养幼儿的创意想象能力。

材料:

1.将家长制作的瓶宝宝,收集的各种瓶子,教师装饰的范例,展示在区域柜上。

2.将饮料瓶外层涂上白色的乳胶漆,各种水粉颜料。

指导要点:

指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外形特征,为瓶子涂上喜欢的色彩,并进行简单的图案装饰。

1.引导幼儿用同一种颜色在瓶子表面进行涂色游戏,鼓励幼儿将瓶子涂得均匀。

2.根据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涂色,注意颜色的搭配使用。

3.启发幼儿用简单的图案(如彩点、线条、花朵等)装饰瓶子,鼓励幼儿观察借鉴同伴的装饰经验。

活动五:小小粉刷匠。

目标:

尝试大胆地在纸盒上进行涂鸦、刷色,进行创意垒高,提高幼儿的色彩感知、审美能力。

材料:

1.将各种用颜料装饰好的盒子创意摆放,营造小区的氛围。

2.乳胶漆刷过的各种纸盒若干,大小排笔,颜料等。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使用排笔蘸各种颜料在盒子上随意涂鸦。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提供的范例,尝试在盒子上刷出有规则的图案。

3.指导幼儿将装饰好的盒子晾干垒高,摆出各种房子造型,欣赏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幼儿园)。

小班区域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会不同的表情并在变幻的表情中感受快乐。

2、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出自己的表情。

3、复习按照大小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重点:

让幼儿体会不同的表情并在变幻的表情中感受快乐。

活动难点:

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出自己的表情。

活动准备:

美区区:老师示范画绘画纸。

表演区:简单表情的卡片。

数学区:大小不同人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你们学的真有趣,我们因为心情的不同,会有丰富的表情。

二、介绍操作材料。

美工区。

表演区。

教师:老师还准备了丰富的表情卡在表演区,小朋友们你拿到了什么样的表情,就学一学,并且想一想,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呢?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数学区。

教师:在数学区里,有不同的表情图案,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按照大小的规律排排队吧。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1.欣赏孔雀开屏的外形和羽毛图案,体验孔雀的外形美。

2.能用细密的线条及美丽的图案大胆表现孔雀的羽毛,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制版和拓印活动。

3.与同伴合作使用工具材料,注意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活动准备】。

1.孔雀图片、孔雀尾羽的局部图片。

2.教师所绘版画范画2幅(一幅没画羽毛、一幅画羽毛)、示范画羽毛的视频。

3.白纸、kt板、抹布、铅笔、颜料(稍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孔雀,对孔雀的外形和羽毛图案有所了解。

1.教师出示孔雀尾羽的局部图片,提问:今天,老师捡到了一根漂亮的羽毛,也不知是哪只鸟掉的,小朋友,你能帮我想想这是谁的羽毛吗?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孔雀的羽毛?(引导幼儿观察羽毛的图案)这根羽毛上除了美丽的图案,还有美丽的羽毛,这些羽毛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了解羽毛的细密)。

2.出示孔雀图片,欣赏孔雀的外形美。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孔雀的羽毛呢?(出示整张孔雀图片)。

3.出示范画,学用线条和图案来表现羽毛。

师:老师太喜欢这只美丽的孔雀了,所以我帮他画了两幅画像,看!(出示范画)你觉得孔雀会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画怎样的羽毛才好看?(细细的、密密的)。

教师出示视频示范如何画细密的羽毛。

二、幼儿制版、拓印。

1.鼓励幼儿作画,交代作画要求。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给美丽的孔雀画画像?一起动手试试吧。先用铅笔在kt板上刻画孔雀,在画孔雀羽毛时,一定要轻轻的、细细的。制好版后,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使用刷子和颜料进行上色,注意刷色时朝同一个方向刷,不能来回涂抹,否则孔雀的羽毛就印不出来了。

2.幼儿制版、拓印,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览评价。

师:你觉得哪只孔雀最美,为什么?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