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中国梦 >正文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优秀5篇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优秀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 篇1

特级航天员翟志刚上过两次太空,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完成任务,平安落地归航,这次飞行的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有两位上过太空,另外一位就是我们太空教师王亚平。

翟志刚是领队的指令长,也是他们的老大哥,有着丰富的航天经验,也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也是这次飞行的定海神针。

这次神舟十三号落地非常的圆满,返回舱是以直立的方式平稳落地,航天员纷纷报告,“感觉良好”现场的响起了掌声,三位航天员的家人也守在电视机旁边收看。指令长翟志刚的两个哥哥和姐姐激动的留下热泪。和现场的记者说,给翟志刚准备的很多好吃的,等待他回家。

六个月的太空生活是目前我国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随着航天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以后航天员驻留时间会越来越长。

翟志刚首次飞天,时间拨回到2008年,这一年也是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的年份,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分别是景海鹏、翟志刚和刘伯明,这次太空任务中格外的引人注目,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的空白。

太空的环境非常的恶劣,高真空状态和高辐射等等,无时不在考验着航天员,其实考验最多的是我国的科技。

在神七任务中,太空行走是我国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实验,翟志刚克服一切困难,不辱使命,穿着我国自主研究的出舱服完成这历史性的时刻,当舱门打开那一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深深的感到自豪。

翟志刚手挥舞着五星红旗,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也是我国首次出舱的第一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平时在训练的时候非常的刻苦,每次都是加时加码,对每个细节格外的认真,有了这次太空行走,是自己的荣誉也是科研团队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

神舟十三号落地时,翟志刚对记者说“感谢国家搭建这么好的平台”。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 篇2

翟志刚,1966年10月1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985年入伍参军,1998年正式成为中国的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翟志刚于2008年9月25日在甘肃酒泉随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在9月27日作太空漫步,成为第一位进行太空漫步的中国航天员。

翟志刚小的时候家在农村,生活十分的困难,但是他的母亲却坚持供翟志刚和其他子女上学说。后来翟志刚成为了空军飞行学院的学员,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担任空军试训中心某团飞行教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9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6年,翟志刚被选拔参加航天计划测试,后来经过重重选拔,于1998年1月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的一员。在神舟五号的发射计划中,他是首飞梯队3名航天员中之一,不过最终杨利伟被任命驾驶飞船,而翟志刚在几次测试结束后都排名第二。优异的表现最终使翟志刚入选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套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翟志刚迈的一小步,是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历史性一大步。正如,翟志刚当选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评委会的颁奖词所描述的那样,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0 成功。 11月7日20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已经出舱 。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第2次出舱活动 。12月27日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0 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0 成功。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后,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 篇3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以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创造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空间站后续建造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实现新突破,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携手努力、共创未来,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报国、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翟志刚同志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3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出舱活动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同志两度飞天圆梦、再上“太空讲台”,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叶光富同志扎实训练、艰苦磨砺,光荣入选神舟十三号乘组,圆满完成担负任务。为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 篇4

黑土地上,冰雪消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西村内,一片繁忙景象,当地的春耕生产已拉开帷幕。这里是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的家乡。

岁月变迁,当年神舟七号一飞冲天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翟志刚完成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壮举,他也因此被誉为“太空漫步第一人”。

13年后的2021年10月16日,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的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进入太空,翟志刚再问苍穹。

经历了6个多月的太空里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4月16日即将返回地面,祖国和人民正等待着他们的凯旋。

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900多公里外的龙西村,翟志刚的亲友们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翘首期盼他的归来。

“老翟家的老儿子”

“老翟家”又一次成为了全村关注的焦点。

出生于1966年10月的翟志刚,是“老翟家的老儿子”。在龙西村,“老儿子”是小儿子的意思。翟志刚上面还有2个哥哥、3个姐姐。

作为翟志刚的大哥,年长8岁的翟志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弟弟了,所有关于弟弟的消息,几乎都来自于新闻报道。

“时隔13年,又一次看到弟弟出仓,我们都老激动了。”翟志强说,2021年11月7日,他和家人们一起,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了弟弟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是的画面。那一瞬间,他想到了13年前,弟弟第一次太空漫步时的情景,“弟弟在太空挥舞着国旗,至今还记忆犹新。”

2021年11月14日晚,“太空出差”近一个月的翟志刚,和另外两位战友一起,漂浮于空间站之中,凝望着蓝色家园,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深情地朗读了作家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总序。

除夕之夜,在春节年欢晚会,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远在深空的翟志刚过了一个别样的新年。

仅仅一天后,翟志刚又马不停蹄地现身在《一起向未来》的音乐短片中,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暨冬残奥会进行宣传推广。

“即使是隔着屏幕,似乎和舅舅之间也没有了距离。”41岁的石志民,是翟志刚的外甥,很少发微信朋友圈的他,将自己近朋友圈近半年的动态都给了舅舅翟志刚。在去年10月16日的朋友圈中,他写道:“祝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祝老舅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凯旋归来!”

在龙江县,甚至是齐齐哈尔市,翟志刚已经成了大家的“家人”。

龙江县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平时只要看到与翟志刚有关的消息,他都会仔细读一读,“翟志刚就是我们龙江人的骄傲!我们期待他凯旋归来。”

带着母亲的炒瓜子追梦天空

作为家里的老幺,翟志刚的成长充满艰辛,但这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翟志刚出生时,母亲贾桂芝已经40多岁了,奶水不够。由于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支撑。邻居们在回忆起翟家昔日的情形时,直言他们家就是那栋“最破的房子”。

大姐翟鹏素1968年结婚时,翟志刚只有两岁。婚后第二年,翟鹏素大儿子出生后,便把翟志刚接到了自己家里,让他和自己儿子睡在一个被窝,一同抚养两个孩子。

到了1970年,翟鹏素的丈夫调到了陕西咸阳工作,翟鹏素离开老家随丈夫迁往咸阳,4岁的翟志刚也回到父母身边。

“母亲是一小碗一小碗炒着瓜子,把我们几个供养出来的。”回忆童年,翟志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那时候母亲坚持让他们读书,兄弟姐妹6人都读完了高中,“读书的钱都是母亲靠卖炒瓜子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翟志刚曾因心疼母亲,一度有放弃读书的想法,最后只换回母亲的一顿呵斥,从此他再也不敢有辍学的想法。

翟志刚的二嫂回忆说,自己刚过门嫁到翟家时,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住,每天翟志刚放学后,还要到家里抱柴、烧火、做饭,但他学习特别刻苦,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放弃学业。

1985年参加高考,翟志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长春第二飞行学院。黑龙江省龙江县武装部工作人员来到翟家,送上了飞行员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家里人才知道翟志刚瞒着他们,悄悄报考了飞行员。

如愿踏上了追梦之旅,翟志刚的梦想是天空。临行前,母亲将两袋亲手炒好的瓜子,装进了翟志刚的行囊。

翟志刚没有让母亲失望,他成为了龙西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飞行员,驾驶歼5、歼6、歼7、歼8等各型战机,翱翔蓝天,守护祖国辽阔领空。

1998年1月,翟志刚还入选中国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飞船发射准备阶段,他同杨利伟一起入选3人首飞梯队。

接风的大碴子粥已备好

翟志刚曾经就读的小学,现已更名为龙江县志刚小学,学校门口还有他题的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14年前,翟志刚从太空归来不久,曾携妻带子回到家乡龙江县。父老乡亲手握五星红旗、打着“全县人民欢迎志刚回家”的标语,纷纷走上街头,迎接他们久违的亲人,为新修的志刚广场揭幕。

如今,志刚广场已经成为了龙江县的地标,位于广场上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塑像迎风而立。

“为他接风的饭菜已经准备好,特别是大碴子粥和咸菜是必不可少,还有其它家乡特色的饭菜也会准备。”翟志强说,前几年弟弟回老家的次数多了一些,春节和清明节都会回家,探望哥哥姐姐,再去父母的坟前看一看。每次回家,家人们都会给弟弟做一碗大碴子粥,切点儿家乡的小咸菜,因为这是弟弟“就喜欢这一口”。

“此前一年多时间,因为筹备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弟弟没有回过老家。”翟志强说,他很长时间没有和弟弟通过电话了,等弟弟回到地面休整几天后,他会和弟弟联系。至今,他的手机里还保存着2008年9月,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弟弟升空、太空行走的照片。他说,他和家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祝福弟弟顺利凯旋,这一次家里人还要拍一张合照。

感动中国人物翟志刚人物素材 篇5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接续飞往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头顶大漠月色,3名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驶向星海,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火箭托举飞船腾空而去,照亮天穹,这一刻,凝结了探索与勇气、创新与智慧的人类航天事业,无疑是星空下、地球上最为浪漫的。

飞天梦想的接力,将再次刷新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度。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意义特殊。作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的半年“出差”和忙碌,将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画上句号,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开启打下基础。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在这个目标的牵引下,如今第十三艘神舟飞船飞向太空,航天员第八次飞出地球,次数递增的背后并不简单,体现的是中国人在登天阶梯上的不断攀高。

不断刷新的飞天足迹,彰显了中国航天在创新道路上一往无前的豪迈。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18年后的几乎同一天,3名“神十三”航天员“太空出差”入住舒适的太空之家。18年间,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太空出舱,到空间站舱外维修……包含神舟十三号在内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可以说次次都充满挑战,但也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跨越。

第一次飞往太空的“神十三”航天员叶光富期待着能从太空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了太空的航天员会“感觉”地球的引力变得微乎其微,祖国的引力却越来越重,凯旋的第一句话总是发自肺腑的“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神舟团队自豪地喊出“以国为重”……正是有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接续奋斗,刚刚走过第六十五个年头的中国航天事业,才能渡过难关、跨过艰险,铸就自立自强的奇迹,更令无数中国人对航天人衷心说上一句“你是我的荣耀”。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奔跑。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以“天宫”命名,寄寓着中国人的豪迈志气和探索精神。航天员一次又一次在浩渺太空迈开脚步,中华民族追逐自己的飞天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