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教学工作计划 >正文

人教版百分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热门20篇)

制定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资源条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第”4个字。

2.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课件、2.自制的动物图片3、头饰两个(狮子、猫头鹰)。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种动物?(我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动物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真会思考,那么答案在哪里?想读吗?读课文之前,请听好要求:(出示要求,师读)。

一、初读识字。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把生字宝宝都吸引来了呢!你们认识他们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读------指明当小老师-----说记字方法-----写字(之第)。

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又躲到词语里去了,你会读吗?

2、去拼音读词语。

小组比赛读。

你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行吗?

3、出示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指名说(随机贴图: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

齐说名字。

二、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1、这些动物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借助老师给你的提示,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课件出示填空)。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命令大家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袋鼠)命令大家跟它一样(跳着走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小猴子)却让动物们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三、精读第一段。

1、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吧!出示段落: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2、板书:万兽之王--万兽之王,是什么意思呢?(生:大王、首领,全部的动物都要听他的命令,一万只野兽的大王)哇,那一定很(威风、神气,严肃)。

3、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什么?(理解轮流、新首领)。

狮子是万兽之王,多威风呀,自己试试看,怎样读好这句话?从模仿的学生中挑出最好者授予狮子图片扮演狮子。

狮子大王还有消息要宣布呢!(出示句子)。

现在我宣布:第一个星期由猫头鹰来当“万兽之王”。

四、精读第二段。

1、如果你是猫头鹰,听到这个命令,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兴奋、激动、开心)。

出示第二段: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2、出示图片。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看看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吧!谁来说说(张开翅膀,挺起胸膛,眼睛瞪得大大的,头抬得高高的)真是(出示:神气极了)。

3、谁来很神气很神气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出最好者授予猫头鹰图片)。

4、假如你就是森林里的一种动物,猫头鹰大王让你们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出示问题)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5、小动物们你们在热烈地讨论着猫头鹰大王的命令可不可行,意见很多,各有各的想法,第二段中哪个词形容我们刚才的讨论?找出来加点。(板书)。

6、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发表意见。

理解“不得不服从”你为什么把“不得不服从”读得特别响?

理解“只有”:还有哪个词可以看出动物们很无奈,没有选择的余地?

齐读。

8、一天两天三天……终于熬过了一个星期,动物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有什么话想说?

大家都在说很辛苦,互相诉苦,就叫做----叫苦连天(板书)。

9、猫头鹰当万兽之王的这个星期动物非常辛苦,都叫苦连天,全体起立,拿起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本第二自然段。

好不容易熬下来了,动物们多想休息一下呀,你们要休息吗?(不要)那好,我们一起去过关吧!

过关练习:

第一关:我会说。

第二关:开火车读生字。

总结:

第二个上任的是谁?他又会给小动物们带来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狮子万兽之王。

猫头鹰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袋鼠。

小猴子。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和时代背景刘杰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能抓住描写小夜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回想一下,文中的夜莺是之谁?(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

课文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作者用“隔行分段”,把文章分成了几几部分?(分成了四段。)。

(二)、默读全文,把握大意。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板书:歌声诱敌歌声传情歌声歼敌歌声再起)。

谁能把四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并向游击队传递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第二天他再次去河岸边诱敌。)。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故事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机智、爱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爱国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一。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蘑菇。这里只有……”

军官怎么问?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此时此刻,军官心里会想些什么?于是他问小夜莺,想刺探这里究竟有没有游击队。可小夜莺回答的却是_____。

是小夜莺听不懂军官的话吗?那是为什么呢?

指导朗读(板书:语言)。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小男孩东拉西扯,说东道西,为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野兽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骂德国兵的呢?小夜为什么不直接骂德军呢?

指导朗读。

预设二。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

指导朗读。

预设三。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小夜莺真的很快活吗?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我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到了机智勇敢的小夜莺。我们今后习作写人的文章时,塑造人物形象也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入手,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书设计:

13。

夜歌声诱敌。

《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舍与得是一对矛盾体,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舍与得的两难境地,许是鱼与熊掌不知舍弃哪样的尴尬,许是无法把握自己内心想要什么的迷惘,更或许是一时找不到那条“渡江过岸的船”——求取的方法。每天,为了一些大事小情,我们都在不断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取舍。

而作为老师,在备课上课中,就存在着对教材的把握,对可开发训练点的取舍。近日,当然,这里的“舍”也不是一味不要、不读的意思,而是怎样确定重点,找准突破口,更有效地以点带面。《风娃娃》是一篇非常有趣、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的童话,其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帮助别人不能一时兴起,要学会动脑筋。在听这堂课之前,我已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听了金小英老师的这堂教研课后,更加发现怎样对文本进行合适的取舍,相当重要。现选择第二自然段(风娃娃帮助吹风车)的教学,将我上课时的情况与金小英老师的教法作一些对比:

某老师课堂片段                       我的课堂片段。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风娃娃为人们做的第一件好事——吹风车,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2自然段,其余小朋友划出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的句子。

指名读——课件演示(风娃娃吹风车的情景)。

指名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注意深、劲都是前鼻音。

师:小朋友,风娃娃用力吹的样子,谁能上来演一演。

指名演——学生一起演——齐读。

师:小朋友,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读: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朗读指导:抓住“慢慢”和“断断续续”,读出风车转得吃力的样子。

师:那么,风娃娃看到了这翻景象,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到句子读一读。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指名读——自由演——一起演(师配读)——齐读。

师:我们来看看小秧苗吧(课件演示秧苗喝足了水的样子。

师: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生甲:风娃娃,谢谢你为人们做好事。

生乙:风娃娃你能和我玩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秧苗喝足水的句子。

指名读。

师:风娃娃的本领大不大,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甲:风娃娃力气很大,水流得飞快。

生乙:秧苗喝足了水,很高兴。

师:我们来读读小秧苗的句子吧。

指导朗读。

师:(创设情境)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甲:我仿佛看到了秧苗在点头。

生乙:我仿佛听到了哗啦啦的流水声。

生丙:我仿佛看到了秧苗们笑了。

指名读——赛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对比这两个课堂片段,发现了这样一个明显的不同:金小英老师将“风娃娃是怎么做的”这个句子作为重点,一读二演再读,再从读好小秧苗这一句,体会秧苗的高兴,从而再来理解风娃娃做的这件事好在哪里,最后再加入移情体验,说说你仿佛听见、看见了什么情景,使学生体会得更加真切。

而我自己的教学中,比较按部就班,采取了一个一个句子,按顺序解读的方法,从找困难到风娃娃是怎么做的再到秧苗怎么样了,每个句子我都找了训练点:比如“断断续续”、“深深地”、“不住地”等等。

再来看看效果的不同:我的课堂上花时很多,学生朗读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尤其能感受到重点词句如何读,但学生并不能将在读好这句句子的基础上作一个融合的更高层次的理解。而金小英老师因为有舍,才抓住了重点,并用移情体验使学生将“风娃娃吹“和”秧苗笑”这两部分的内容创设了新的情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反思:

1、一堂课、一篇课文、哪怕只是一段的教学,有时不能按部就班,尤其是当一个段落中,出现众多可以凭借训练的知识点、语言现象的时候,不能一概齐抓,而要抓住重点。而重点的确定恐怕既要立足与这篇课文的内容,又要能使旨出于其中。

2、确立了重点以后,非重点的内容的目标层次的定位就要下降,只要求读通读顺即可。而相对来说,重点内容,一要想一些办法(或课件演示加深印象,或演一演,或比赛读)来读好,理解透;而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

3、文本是前后贯通的,当学生对重点句理解后,前后文也能相得益彰。比如,读好了后边“秧苗一句高兴的句子”,学生很快能对比读出前面水流断断续续,苗喝不到水的样子。

《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如一溪活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制作了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猜谜、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篇课文识字量大,课文又长,而且文中没有拼音,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我把要求会认的字做成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采用添树叶、送礼物的方式巩固了生字,同时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一些词语的意思,我主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比如“责怪”的理解,我没有让学生解释什么是责怪,或者责怪是什么意思,而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责怪风娃娃,并让学生用妈妈责怪自己的语气责怪风娃娃,对词义的理解水到渠成。又如:“断断续续”的理解,我是让学生听断断续续的流水声,通过感受来理解词意。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问到:“风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学生的回答是:“田野。”我问:“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学生马上回答:“风娃娃来到了田野。”

教学中,我还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向学生提出问题:“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你知道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踊跃发言,风娃娃有时会给出汗的人们擦汗,带来凉爽;有时会把灰尘吹进人们的眼中,大风有时还会把房子吹倒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感情是细腻的,他们说出了风的许多好处和坏处。我又让学生说说好心办过的坏事。让学生明白其实他们有时候也像风娃娃一样好心办了坏事,启发学生做事要认真动脑,少做傻事。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具有特色,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学生整节课精神愉悦,在游戏中掌握了新的知识,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人教课标版《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展示课教学设计

今天上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生字词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和记,以及怎么写好这个生字。上午我的带教老师李老师已经把课文内容上完了,所以我就以较快速度导入到生词部分。

二、教学方法及效果。

由于在预习时已让学生找出生字词、了解字音,所以在教学读生字词部分时间较快,同时学生积极性较高。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和开飞机读的形式进行检查,学生比较配合,积极性高,字词的读记部分掌握较好。

而第二部分是带着学生进行写字部分的学习和练习。这部分主要通过老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同时老师在黑板田字格处范写生字,相机指导,写下词语,并让学生完成课后的“我会写”部分。这部分由于个人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学生的配合度不高。首先是个人的黑板字书写需要加强,并且需要自己严格按照田字格要求写字,但是并没有做到。比如一些笔画需要压在横中线上,自己没有严格遵守,导致学生发现的错误较多。同时因为缺少语言的引导,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会出现走神的情况。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个人也不能很快的做出反应和回答,导致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优缺点。

本次课堂的优点是所代课班级学生基础较好,课堂表现认真,所以学生习惯了与老师互动的方式,师生配合度较高。缺点是本人在写字教学方面和板书方面做的不够,同时对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没能及时制止。同时因为是放学前最后一节课,学生上课积极性也需要老师进行调动,但本人忽略了这个因素。以上缺点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同时本人也会在课下多进行粉笔字的训练。

615。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教材简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当我们的孩子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 :。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2、谁能说说这是些“(    )的气球”?

3、这样五彩缤纷、惹人喜爱的气球,你们喜欢吗?

4、其实呀,每一个气球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跟着其中一个红气球走进一个感人的故事。

5、故事的题目叫——(指名读)“窗前的气球”。

(你这样读,还可以怎么读?)。

6、真好!每个人的读法都可以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课题。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

1、课题读得很不错,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要求:

1)认认真真地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标出段落序号;

2)碰到难读的生字、句子就多读几次,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明白了吗?

2、反馈:

1)这些生字可调皮了,它们从课文里跳出来,蹦到了气球上,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开火车读)。

2)气球把拼音都带走了,现在还能读吗?(齐读)。

3、指名5人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精读课文。

1、读得真好,说明小朋友们刚才读书很认真!

现在,我要带你们到一个小房间里。(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

重点理解:天空是无边无际的,你为什么用“一角天空”形容?

4、(出示第二节)这一节生字很多,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指名读。

5、生读完第一句,问:“呆呆地”什么样子?做做看。请一人上台演示。

6、他现在最想做什么事情?

7、他喜欢做的事情一件都做不了,就只能这样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多么(板书:孤独),再请个孩子来读。

8、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指名接着读。

10、可是什么也看不到,多没意思啊!谁还能读?

11、男女分读。

12、为什么科利亚生病了,没有人来看他,只能一个人待在病房里呢?

13、什么是“传染病”?

14、   像这样的病,医院规定(齐读)“谁……外面去。”

“谁也不准来看他”,这个“谁”是指哪些人?想想科利亚希望谁来看他?

15、对啊,疼他爱他的爸爸妈妈不能来看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也不能来看他,多可怜啊!(齐读第1、2节)。

16、   正在科利亚觉得孤独‘难过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看:(出示图片)。

17、你看到了什么?对啊,真有意思!

谁把气球可爱的摸样读出来?

(“摇摇摆摆”‘“上上下下”动作)。

18、   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吗?

想知道,你来问问看。指名读。

大家一起问问看,齐读第3节。

19、是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科利亚的心情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咱们一起去揭晓答案。

四、指导书写。

1、最后,咱们来学写四个生字,(出示:户、亚、病、床)。

还认识吗?一起来读一读。

2、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病”(什么偏旁?“病字旁”还有哪些字?能给“病”找个朋友吗?)。

3、其他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4、生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人教课标版《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展示课教学设计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我们来帮一帮他好吗?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学生才能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从“寻人启示”入手,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很快把孩子们引进课文中。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自主识字,组内交流;汇报成果,全班交流,师反馈指导字词读音和书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多种形式(男女生读、小组读、开火车等)读字词。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主识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重视老师的范写,再让学生临写,最后在班级内交流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不同形式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语,重点指导学生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等词语的理解,对照画面,启发想象,练习仿说,同时体会词语的精妙之处。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想找妈妈?在看到鲤鱼妈妈叫小鲤鱼捕食时,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词语“迎上去”,分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有哪些变化。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品析词语“追上去”,进行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和读准语气;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4.出示课件,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成果;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谁,画出对话内容,带着感情读一读。

思考:小蝌蚪这次是如何确定青蛙是它们的妈妈的?青蛙的样子如何?画出相关词句;品析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词语“蹲”“披”“露”“鼓”,通过替换词语感受原文中这些字词的精妙。

5.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跟着妈妈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以及捕捉害虫的本领。再次出示文中插图,简要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语言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号召少先队员要保护青蛙,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升华感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先说收获,师再总结升华,点明主题:课文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小青蛙的长成过程。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码知识。

1.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人教课标版《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展示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学生,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同一物体。

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1号座位的同学。(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看到了茶壶把和茶壶盖。

生2:我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3:我看到了茶壶嘴、茶壶身和茶壶盖。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茶壶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茶壶的嘴和茶壶的盖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

师:答得真好。大家刚才都换位置观察了,请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生:(齐答)是。

出示:

(做法同上)。

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

(2号座位和4号座位的同学都站了起来。)。

师:他们都站对了吗?(立即有几个学生坐下)。

师:你们几位同学为什么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茶壶嘴是朝右边,而图片上是朝左边。

生2:我看到的茶壶嘴是在右边,茶壶把在左边,而图片上是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

生3重复生2的说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此时判错了的学生相继坐下)。

出示:

(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茶壶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2: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茶壶的样子也就不同。

生3:我和他(生2)的看法一样。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

(二)观察不同物体。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茶壶,是不是别的物体也是因为你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就不一样呢?下面把茶壶收起,请你们小组内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的正面对着3号座位的同学。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请你与其他三位同学换一下位置,再来观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

三、应用拓展。

(一)听故事。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下面讲一个小虎贝贝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虎叫贝贝。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这天,它在森林里玩,碰上了牛伯伯,牛伯伯对它说:‘森林王国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你参加吗?’贝贝听了高兴得直拍手,说:‘你等着,我这就去拿相机。’瞧,它来了。”(播放老虎照相的课件)。

师:(展示牛侧面的样子)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生1:牛的左边。

生2:牛的侧面。

然后教师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样子,让学生回答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最后欣赏贝贝从不同方位对大象、汽车拍摄的一组照片。

(二)游戏:找位置。

师:下面把熊猫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正面对着2号座位的同学,小组长把熊猫图片整理好,你们组的每个成员都从图片中抽一张,当老师说“开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图片上的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再找到相应的位置。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动熊猫玩具。

(游戏开始,当学生找到位置后,进行反馈、矫正。)。

(三)看图连线。

师:数学王国中的聪聪和明明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70页第1题,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

师:聪聪没有难住你们,明明能不能难住你们?

课件出示: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四、小结全课。

杏园东路小学梁秀娟。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高思辉张爱玲。

杏园东路小学赵凤霞房崇光。

3.5.1“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三峡之秋

14*三峡之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三峡的资料录音带。

一、导语:

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峡的资料。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自由吟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结束语:

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学习作者这种.写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也变得条理清楚。

五、作业:

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学过的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认识众数。

2.让学生在统计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2.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众数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计算器、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

1、创设情境,出示数据。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的五年级准备编排一个集体舞,每班选10人,这是五年(2)班的24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

(课件出示24个数据)。

2、整理数据,完成学习卡。

学习卡。

(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完成下列统计表:

身高(米)。

人数(人)。

3、小组汇报交流。

二、在数据整理中体验,训练统计能力。

1、提取数据。寻找10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几组数据。

2、分析比较数据。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到接近众数的10个数据更加适合于参加集体舞。

3、揭示课题: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在统计学上,我们称它为众数。(板书课题)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课件显示)。

三、在分析比较中体验,提高解题能力。

1、分析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

(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选取()。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2、了解三个统计量分别与什么有关。

四、在练习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

1、(课本第123页做一做)。

五(1)班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下:

5.04.95.35.24.75.24.85.15.35.2。

4.85.04.55.14.95.14.75.04.85.1。

5.04.84.95.14.55.14.65.14.75.1。

5.05.15.14.95.05.15.25.14.6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4.54.64.74.84.95.05.15.25.3。

人数。

(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与众数各是多少?

(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这个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2、125页完成第4题。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五(1)班:88878887859698908791。

93998795889294888788。

五(2)班:82868789949583969284。

93978598998891908180。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有可能没有众数。

五、在分析中总结延伸。

1、畅谈收获。

2、布置作业。调查本班同学左右眼的视力,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

附板书:

众数。

平均数整体水平所有。

中位数一般水平位置。

众数集中情况次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标1、学习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点。

学难。

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没说坚贞不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激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3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检查自学:

1)读生字,正音。

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

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1)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3)汇报交流情况:

被捕前:

(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板:坚决地说忠于革命。

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

被捕时:

(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板:不慌不忙视死如归。

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被捕后:

(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板:瞅了瞅没说坚贞不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齐读课题。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

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在书中标注出来(读后提问。)。

默读课文,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在小组里交流。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练读。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朗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

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指生。

简单的导入语意在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李大钊同志在被捕时那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无畏精神。

先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对比写法大量应用于写作中后,再让学生充分掌握对比写法的好处,然后尝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

置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

思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质疑设疑,从而知道学生那些内容不理解,学习重点在哪里,便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目标教学,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的关键。在教学李大钊同志被捕时,为了让学生弄清他处境危险,我让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领悟革命者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读中悟情,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今天听了两节课,一节是语文,吕老师讲的《新型玻璃》;另一节是英语,赵老师讲得《friends》。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我谈了对这两节课的感受与对“八字”课模的理解。两位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疏忽遗漏,整理出来以备往后教学参考。

1、吕老师的课前互动,问学生:“你准备怎样上这节课?”学生积极发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2、学生的表现优秀,具体表现在朗读水平高,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能力强,可见教师在平时训练有素。

3、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阅读文本,自主读,快速读,展示读,品读……。

4、生生互动到位、有效,在学生读文和回答问题之后让同伴评价,以学生的眼光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对此会更有参与的兴致。

5、不足之处是,在讲解“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句型是,没有讲透这句话正是对新型玻璃用途及其广泛的描述,以至于学生在用词练习说话时,思维单一,放不开想象的翅膀。第二点不足是教师对必要的知识点没有做必要的讲解,比如对过渡句作用的讲解据不甚细致,我个人认为,体会作者的写法应在点滴的学习中领会,而不是在学完课文后教师机械地告诉学生就算学到写法了。不可让“精讲”束缚知识的传授!

6、课前,教师一定要对课件进行恰当的整合处理,否则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可惜的很!

7、相比较而言,赵老师的英语课准备比较充分,从内容上说,图文音像资料样样齐全;从结构上讲,整节课环环相扣,准备(学生心理准备--听歌缓和气氛,知识准备--复习单词)--学习--巩固。值得听!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

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高矮。

文档为doc格式。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具准备:指南针。

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5课时。

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6课时。

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1、11页第3题:

2、11页第4题:

3、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

4、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7课时(单元学习检测)。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来绘制的。

3、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后边是(),()是北,右边是南。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例1及练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

5、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第2课时。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二、新课:

(一)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

去医院怎么走?

去商店怎么走?

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完成问题。

四、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

2、进一步熟练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谁来说说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老师给知一个方向(邮局在百货大楼的东面),学生说出其他的3个方向。

3、看图说方位:出示挂图,同桌互相说说谁在谁的哪一边。

4、分组活动:送…回家(用东西南北卡片)。

二、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

4、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

讲评。

5、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三、总结。

四、课后。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东西南北著名的旅游区。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一、导入新课: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挂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认方向。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三、总结。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

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四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

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五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

-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新型玻璃的自述,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特点和作用,体会运用说明方法能把事物介绍得更加清楚,。

2.能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说明方法写(说)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发展表达能力。

3.能在交流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探索科学、创造发明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流程】。

一、自述,体会方法。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型玻璃,它们都是谁?

【出示“背景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这些玻璃的代言人,把自己当成一种新型玻璃,结合课文的内容,把自己的名称、特点和用途介绍清楚,看看“哪种玻璃”最能推销自己。

【出示练习】大家好,我是()玻璃,很高兴参加这次的新型玻璃展销会。(以下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特点和作用)。先自己说一说,再跟同桌说。

3.指名学生交流(随机点名三种新型玻璃),评议,点拨。第一个学生讲完后,师示范点明:把名称特点作用介绍清楚了;用了×××说明方法……再指名说。师:他介绍得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4.师结:看来,要想把自己介绍得更清楚,除了讲清名称特点作用,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也很重要呢。

二、拓展,感受方法。

【出示“材料”】大家好,我是“可钉钉玻璃”,采用了硬质合金这种特殊的材料。我可不像普通玻璃那样脆,钉子一钉就容易碎,我的断裂应力是普通玻璃的两倍以上,你可以放心地在我身上钉钉和装木螺丝,完全不用担心我会破碎。你可以把我安置在房间的任何地方,在我身上装你想装的任何东西!喜欢我吗?我可是玻璃家族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哦!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买吧!

【显红句子】生说,师板书:作比较。

4.师: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有与众不同的表达)加上这些话会让大家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练笔,运用表达。

1.这些新型玻璃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出示语段】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2.齐读。师:未来的小发明家们,你们想要创造奇迹吗?(想)好,今天在这里就发挥你们的奇思妙想,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新型玻璃,来参加未来的新型玻璃展览会吧!

3.这是未来新型玻璃展览会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赶紧来读一读吧!

【出示“邀请函”(要求)】生读未来的小发明家:你们好!我们是未来新型玻璃展览会的组委会。希望你带上你的发明和推荐书来参加展览会,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吧!请你在推荐书中写出你发明的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等内容,可以直接介绍,也可以把自己当成这种玻璃用自述的方式介绍。记得要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也别忘了加上几句精彩的语言推销自己哦!

4.师提供推荐书格式,生练写,师巡视发现有特点的作品。【】玻璃推(自)荐书发明家:

5.交流点评学生读推荐书--评议:这份推荐书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不足吗?(引导从表达正确,通顺;名称特点作用三方面;说明方法;独创的语言几方面来评议)。

6.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觉得怎样修改自己的推荐书更好?(生交流)师引导总结。

【出示】。

a.写清楚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b.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更清楚;

c.加上有创意的语言推销产品。

7.下面就请同学们按以上三个要求,再认真改一改自己的推荐书。生再修改。

8.再交流提升。出示学生修改后的推荐书,说说自己哪些方面做了修改,朗读展示推荐书。9.师结:同学们,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你们今天想到的这些新型玻璃,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创造,愿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板书设计】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增加:名称特点作用作比较。

人教版小学语文《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与后四句是概述与分述的关系。

编者意图,一是让学生把心放进文章去认真阅读,用心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二是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文本,领悟长征的艰难,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设计理念: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阅读感知文本至关重要。本课时,依据阅读的重要性来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自读文本感知律诗大意,了解长征中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让学生细读、品读、精读文本、学词、学句,感悟长征的伟大,感悟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长征中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和英勇豪迈。

2、知识目标:在阅读中学词学句,体会诗中情感。

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律诗,在阅读中悟情悟感。

教学重点:

阅读律诗,体会长征艰难,感悟红军战士大无畏与英勇豪迈。

教学难点:

阅读律诗,学词学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教育。

教法选择:

1、阅读感知、理解律诗。

2、阅读感悟,互动交流对文本的感悟。

学法指导:

1、阅读文本法。初读、细读、精读、品读。

2、合作、互动学习律诗。

教学准备:

幻灯片若干张。

1、《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相关幻灯片。

2、五岭山、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相关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学生讲述长征小故事而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长征吗?长征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知道的长征小故事。

生:《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等。

﹙学生讲大意,师放相关幻灯片。﹚。

二、初读文本,感知律诗大意。

1、学生自读文本作感知批注。

2、分小组阅读,互动、交流、整理批注。

3、教师抽读,交流对文本大意的感知,教师启发、指导、帮助学生感知交流文本大意:

生1:红军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山山水水,但红军战士却看作是很平常的事,他们真勇敢,我真佩服。

生2:蜿蜒盘旋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得细小的波浪。﹙师放五岭山幻灯片﹚。

生3: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就像红脚下滚动的.泥丸。﹙师放乌蒙山幻灯片﹚。

生4:渡过悬崖峭壁的金沙江,红军心中欢快异常。﹙师放金沙江幻灯片﹚师同上放大渡河、岷山幻灯片,引导学生交流、感知文本大意与情感。

三、品读律诗,学词句,体会律诗情感。

1、引导学生用情感品读律诗,品读押韵。

难闲丸暖寒颜﹙韵脚为an﹚。

2、引导学生用感情品读律诗,体会关键词语含义:

只等闲:看作很平常的事。

逶迤:蜿蜒盘旋。

磅礴:气势雄伟。

暖:欢快的心情。

寒:令人心寒。

开颜:张开笑脸。

3、品读词句,领悟情感。

引导学生用感情反复品读,在感情阅读中体会领悟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勇气概。

四、品读拓展。

学生读诗,批注自我感悟,抽12名学生交流。

﹙围绕:学习红军长征大无畏精神,珍惜今天新福生活,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五、小结课时内容。

师生互动小结。

六、作业:

学习了长征一文,谈谈自己对长征的感想。

板书设计:

11长征。

山水艰险红军战士。

五岭山蜿蜒盘旋细浪等闲视之。

乌蒙山气势雄伟泥丸大无畏。

金沙江悬崖峭壁欢快英勇气概。

大渡河水流湍急悲壮革命乐观主义。

岷山千里积雪开颜。

教学反思:

1、体现了一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

2、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

3、突出了课时重点,突破了课时难点。

4、基本体现了三位教学目标。

5、幻灯片设计部具有动画性。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2,认识东、南、西、北方向3,认识路线。位置与方向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其实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关知识,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应该说不是难事。二,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学习内容:p2――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依据二:教科书第二页的插图,引入课题依据三:1,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东西南北的认识并不陌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二页插图检测目标1的达成。通过第三页例1,检测目标2,的达成。通过第四页例2,检测目标3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操场教学楼北(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提出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习内容:p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继续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依据二:教科书第8页的例4,引入课题依据三:3,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对东西南北的认识并不陌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8页例4检测目标1,2,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北--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认识路线学习内容:p9内容――认识路线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依据一: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认识路线。依据二:教科书第9页的例5,引入课题依据三:5,教材分析: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路线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6,学情分析:通过第一、二课时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路线。感知路线在生活中的作用。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二,教学评价的设置:通过第9页例5检测目标1,2,的达成。三,教学程序的预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二)、教学公交路线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提问: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三)、教学公交站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四)、动物公园平面图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1、辨认平面图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2、认识游览路线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3、试一试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五)、总结评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