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小学生评语 >正文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范文(20篇)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延伸。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对自己作品的读后感,深入了解作品的背后故事。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庄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相关庄子养生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文章结构。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

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

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余下为第三部分。

进一步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文惠君基本理解到的东西。但是,庄子想要表达的可不止这些。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不存认知的可能,一是顺其自然的心境,本文字里行间表面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

文章中心思想。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s,道大u,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f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q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一付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庄子》读后感

王夫之有语曰:“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可见儒家入世之说与道家出世之学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二者几乎概括了社会人生的全部际遇与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学之举足轻重不必缀述,相对而言,庄子哲学向来被视为失意者的良方,对更多的人可能较为陌生。初读之时,“庄生梦蝶”、“道法自然”也并不显得那么艰深,但再读之时便会发现,在那行云流水般的文辞之后,隐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试从其中《齐物论》一篇的部分内容入手,浅谈一二感想。

历来对《齐物论》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在此仅选取其中个别角度观之。

首先,庄子提出“我”与“成心”乃人世纷扰之源。在他生活的时代,诸侯混战、百家争鸣,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这让庄子十分苦恼而专注于寻求解脱之道,其悲天悯人之心可见一斑。与当时众家关注社会政治相异,他更关心个体的生命与幸福。正因为从小处着眼,他发现了“我”这一存在。依照相对论的观点,万物相对相生,互为彼此。每一个“我”在己方是此,在别方则为彼。但是人们往往只见其一,“自彼则不见”,即总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却不知应当站在对立面来思考。由于过多地强调“我”的存在,便产生了各自的“成心”,对外物都存有偏见,时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时而将外物主观化;妄断他人则会导致意见不合而无法相互理解,妄断外物则会让主观映像掩盖现实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于是由彼此之分产生是非之争。而人们又往往固执己见,妄图用辩论来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这在当时很可能是讽刺百家争鸣却置万民于水深火热的不合理现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执着于小是小非却不见大道的浅薄。

庄子接下来阐述了他认为理想的解决途径:“丧我”而达“天籁”之境。天籁是“道”的一种表现,而“道”是解题的方法和目的所在。庄子认为万物初生于道本是浑然一体的,即“道通为一”,是由于人的“成心”将事物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复通为一”。在这里,物与我“生”与“归”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点亦是终点。这种“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庄子的全部希望。那么从迷失“道”到复归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莫若以明”,就是让达到指引个体超脱烦恼:全面看待问题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缚;以“道”为立场,则所见既无彼此亦无是非;只有跳出局限,方知前之所知实为不知……就是具体的方法。

道的立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遥不可及,但也不妨作为一种信仰。我们也许很难真正达到形而上的高度来看问题,但至少可以学习那种超拔的态度。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道与自身的高低差异转化为大小、前后的不同来理解。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应当具备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将自己围困于小小一点——将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加以考虑,情况就可能有很大转变。比如遭遇挫折而沮丧时,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个人是如此渺小,幸与不幸就如命运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复无常。而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同样地,当时间不同,感受也会改变。曾经在悲喜在回首之时总已沉淀为宁静的记忆,一切仿佛都带了甜味的温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涩的凄凉。时间始终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最后,辩证地来看庄子的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与人道主义值得肯定。此外,他极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遥也别有特色。

然而也应当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为追求精神解脱而陷入唯心主义的宿命论,采取过于消极的态度对待问题,导致许多严重的弊病,如否认区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识本身的必要性。这种不求明白、宁可“忘言”的心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是有害的。个人认为像庄子所说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问题,也可寻求其他解决之法,比如儒家倡导的仁爱,“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强调超脱显得太过不实。当然,结合当时特殊的乱世时代背景来理解,庄子的思想境界已经十分可贵。而后人的解读难免都是带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们今天或多或少会怀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无奈。但仍然希望在这个严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并运用庄子的逍遥,至少为自己创造一份心灵的逸乐与安宁。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在读过庄子的《逍遥游》之后,我对于庄子的其他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庄子内篇中,我选取了《养生主》一文阅读。

由此,我感到了养生之必要,顺从自然之必要。而庄子一生所求有二,一是无所凭借的自由精神,二便是顺从自然。庄子认为,养生之道,在于“缘督以为经”,如此,便“可以养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平时,我对于自然的规律是全然无视的,吃饭不准时,作息时间也不固定,饱受病痛之苦。

当然,庄子所谓养生,并非只是生命的休养,更是性格的保全及道德的修养。在中国,儒家思想有着庞大而稳固的根系。这种情况下,人无不以儒家为正统,以孔孟为先师,以其著述为道德准则,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庄子十分看重人的个性特征,即使是天生的残疾也是自然的'恩赐。防止我们思想固化方面,庄子真是有着莫大的贡献。诚然,与其千篇一律,不如“鹤立鸡群”!

《庄子》读后感

《庄子》一书想象奇特而丰富,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既写大之玄妙,又写小之情状,还有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交错。

一、大之玄妙。

北冥之鱼。

【释读】《逍遥游》出自《庄子》内篇,其主旨,是说人当看破功名利禄,而是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的境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就出自本篇,比如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等。

这一段是《逍遥游》的开篇,起笔就描绘了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北海有一条鱼叫鲲,鲲有多大呢?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化成为鸟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广。鹏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大物必生于大处,鲲鹏如此之大,庄子笔下的世界有多大,也可观一二了。

当然,庄子的描述并没有戛然而止。他写道:当海动风起之时,鹏迁往南海。大鹏既然要去往南海,绝不可能决然而起,所以要举起击打翅膀。据《齐谐》说,当时水花激起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鹏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野马般的游气,飞扬的游尘,以及活动的生物都被风相吹而飘动。

我们在地面看到天色苍茫,那是天的本色吗?天的高远是没有穷极的吗?而鹏往下看,也就是这样的光景。可见天地辽阔了。

庄子借变了形的鲲鹏以突破物质世界中种种形相的范限,将它们从经验世界中抽离出来,并运用文学的想象力,展开一个广漠无穷的宇宙。

任公垂钓。

【释读】《外物》出自《庄子》杂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外物即外在事物。出自这篇的成语,有枯鱼之肆、得鱼忘筌等。

这一个故事,也是关于鱼的。任国之公子垂钓,用巨大的钓钩、粗黑的绳子,并且挂着五十头犍牛作为饵。他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于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可一年了都没能钓到一条鱼。直到有一天,忽然大鱼来吞饵,牵动大钩沉下水去,大鱼扬其头尾、翻腾奋鳍,白波涌起如山,海水震荡,声如鬼神,震惊千里。可见大鱼之大。等到任公子钓起这条鱼,将它做成腊肉,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一起吃,没有不饱吃这条鱼的。这也可以想见此鱼之大了。

说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说经世者当志于大成。像后世的人听说了任公子钓鱼这件事,竞走相告,举着小竿去小水沟,守着鲵鲋之类的小鱼,这样想钓到大鱼,是很难的。

二、小之情状。

蜗角蛮触。

【释读】《则阳》也出自《庄子》杂篇,也是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则阳是人名,游仕诸侯。

魏惠王和田侯牟约誓立盟,但田侯牟违背了约定,魏惠王很生气,想要派人去刺杀他。但是公孙衍将军、季子、华子都不认可这一做法,魏惠王不知如何是好,惠子就引见了梁之贤者戴晋人。戴晋人向魏惠王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蜗牛的左角有个国家叫触氏,蜗牛的右角也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经常相互争地打仗,死亡无数,追逐败北的十五天才能回军。

戴晋人用这个故事,其实是比喻当时的诸侯征伐。世界之大,无穷无极,期间的战争,不也是和蜗角中触氏和蛮氏的战争一样吗?后世常以蜗角斗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三、万物无界。

庄周梦蝶。

【释读】《齐物论》出自《庄子》内篇,其主旨是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内容及其价值。出自这篇的成语,有槁木死灰、朝三暮四、栩栩如生、恢诡谲怪、沉鱼落雁等。

庄周梦蝶是写物化之旨。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遨游各处而悠游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子。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分明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是庄子做梦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成了庄子。

庄子和蝴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这种转变就叫做物化。庄子所说的物化,前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西晋郭象认为是指死生之变,唐代成玄英则认为是物理之变化。陈鼓应先生解释为物我界限之消解,万物融化为一,其实也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庄子借蝶化的寓言来破除自我执迷,泯除物我的割离,使人与外在自然世界,融为一大和谐的存在体。而蝴蝶,其实比喻了人性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庄周梦蝶的故事,可以说是庄子笔下的诗化哲学,既有丰富的哲学思考,又有浪漫的情感所托。因此更是引发了后世文人的共鸣,比如说李商隐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训,在生之年不寻欢作乐,空耗精力,也从不因为“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庄子活到83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同时代的人平均寿命翻了一番多。

他的养生之术有四:

一是少私。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满腹,遇事便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思想上终日不得其安,久之必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疲困不堪,必“殆而已矣”。只有剔除求名贪财之心,使精神宽慰,“可以保身,可以养身,可以尽年”。心底无私的人,才能胸怀博大浩远,不计较功名利禄,生活物质“取之有道”,才能够知足常乐,心地坦荡,必获大寿。“少私多寿”,是庄子总结的养生规律。

二是寡欲。“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一个人如果抑情欲,就不会欺男霸女,损肾伤尊;节食欲,就不会谋财害命,贪吃伤身;寡权欲,就不会投机钻营,逢迎伤神。“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身、图其志、创其业、洁身自好的人,才堪称大丈夫,伟男人。“寡欲多寿”,是庄子推崇的养生要诀。

三是清静。庄子认为静默祛病。如果一个人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能逸息,定会心力交瘁,百病丛生。他提倡,凡有志于养生者,都应当磨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善于在纷乱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放松,自我稳定,做到轻松自如。为此,他首创了以“头空、心静、身松”为要领的“静坐功”。“清静多寿”,是庄子倡导的养生法则。

四是豁达。庄子认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主张处世要乐观。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消遥自得,幽闲自如,因而得以保生;而笼中之乌虽然饮食充足,但有翅难飞,蹦跳不能,成天低头不鸣,无精打采,因之难以全生。一个人长期锢于自己设置的精神枷锁之中,必然会忧愁苦恼,“病由心起”。“豁达多寿”,是庄子养生和处世的切身经验。

从养生学看孔子。

孔子一生,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读书做学问。“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年轻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已在鲁定公六年,“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之后,那时孔子有四十七八岁了。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差不多也在那个时候。周游列国十四年,被季康子派人请回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那时他已六十九岁,此后索性潜心做学问编“六经”去了。在中国古代,年过半百便是“老汉”,七十已在“古稀之年”,孔子称得上是“活到老,学到老”了。

一般人读书只为敲开“幸福之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盅粟”,或许就是最直观的表述。一旦敲开了不同标准的“幸福之门”,也就要与书籍“拜拜”了。孔夫子却并不全然如此。“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想法不敢为他打保票,年近五十,“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既无关读书做官,也就说不上是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千盅粟”而读书做学问了。至于“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之时,孔子辞去鲁国的官职已有六年,即按年龄计,也算得上是“离退休干部”了,那时他正在周游列国,栖栖遑遑到处奔走,以求有人慧眼识珠。在那样困境中,仍能“愤而忘食,乐而忘忧”,可见已经习惯成自然。

但我以为,“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之后,依然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修“六经”,这是最不容易的。兴致勃勃地返回鲁国,很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复出”的希望终于落空,政治生涯由此终结,对于热心于政治的孔子,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而且,在此之后,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六十九岁时,他的儿子孔鲤去世,此为老年丧子,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七十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使他连呼“天丧予”,其悲痛程度不亚于丧子。诸如此类,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精神崩溃,陷于绝望。孔子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沉下心来做学问编六经的,其毅力确非寻常之人可以想象。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庄子所著《养生主》和《达生》是论述养生的主要篇章。他提出了几条养生原则: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是说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以有限去追求无限,那就很危险。即主张不要过分求知。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据郭沫若解释,这就是外象美不要贪名声,外象丑不要拘形迹,守中以为常,那就可以安全寿考了(《庄子集释序》)。

3.他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人的养生必须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要遵循养生的.自然规律。

4.庄子还以薪与火比作形与神,并说: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是主张形不如神,神不灭。庄子对动以养生持消极态度,他看不起导引养形的人士。

《庄子刻意》篇在论述养神时,曾以水作比喻,提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这里谈到的养神之道是动静结合,这个主张比较全面,是值得重视的。

综观庄子的养生思想还是以静为主的养生观。《庄子在宥》篇说: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中国体育史,古世权等著)。

庄子养生主读后感

自古以来,君主追求“万岁万岁万万岁”,普通百姓追求“寿比南山”,渴望长命百岁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养生呢?对此,道家在几千年前为我们做了深层解答。庄子认为,只有顺任自然,天人合一,无欲无求,才能实现逍遥,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庄子·养生主》主旨在阐释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任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这与庄子一贯主张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天性是一致的,是微言大义的微妙阐述。本篇分为三节。第一节是全篇的总纲,它指出,我们在“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境况中,应当顺循中虚之道,顺任自然之理。第二节通过“庖丁解牛”道出养生要领: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第三节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毋宁置疑,庄子的养生观对于身处现实生活的我们,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在第一节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通过说明生命有穷尽而学识无穷尽来阐释:追求无穷的知识,是殚精竭虑的,是害于身心元气的。在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金科玉律的我们看来,这句话是很费解的,我们可能会认为庄子的这种论调是不求进取的表现。但是,当我们对进取心深入挖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汲汲于知识,某种程度上仍是汲汲于名利的。进取心很多时候是由名利心来推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提高自己而追求知识的?我们总是为名利的需要才充实自己,被现实的需要牵着鼻子走地学习,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才是值得学的。现在的人心是不净的,时时都像一汪满泛波粼的水,争着、夺着、斗着。现实生活中,活得光鲜亮丽,却满腹的算计和忧惧,身心俱疲,外强中干,损年夭寿的精英比比皆是。

第二节中,庖丁解牛的高潮技艺说明了:一个人的一生,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才是养生之主。这个要点极好地阐明了道家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为他掌握了它的机理。复杂的牛机理相近,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我们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第三节中,通过“秦失吊老聃”来说明:人活一世,不管是寂寞还是热闹,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归于同一个结局。老少哭老聃过于悲伤,是情感执着,不必哭诉而哭诉。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的生命长短,这就是逃避自然的刑法:正该来时,老聃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聃顺理而死。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这才是安心的心态,才是养生的达观,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庄子在其妻死后鼓盆而歌,这样对待生死的态度可谓已至化境。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消长,生命的长短是上天所禀赋的,不可人为强求。生者哀哭,一面是失去死者的悲伤,另一面也是执着于生的不甘心这是逃避自然的做法,是无益的。烛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之时。物质的生命终有消亡的一天,而精神的生命却可以穿越时空延续下去,薪尽火传,多么奇妙的永生啊!在自然中一切都是完满的,如果定要以人为之力去改造自然之理,必定是执着的痛苦了。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庄子·养生主》这三节,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了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阐释,指导我们在复杂的人生中如何科学、艺术地生活。记得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有句话,“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没有得到的就是最好的'。相同的,“当我们在感叹没有鞋穿的时候,要知道,还有人没有脚”。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比我们得到得更多,所以总是欲望不止,尽全力向上爬,而忘记自己其实已经身处幸福的中心。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中才能感到快乐,但若仔细体味这所谓的快乐,也不过是一种欲望、一个贪念,这些其实与快乐无关。

我们中国文化倡导在无欲无求中达到逍遥游的状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逍遥,无不极好地阐释了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魅力:它让我们的身心真正得到清澈宁静,不受外界事物的诱惑,在平淡的生命中享受温馨祥和,在物我之间达到完美融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在欲望与贪念的腐蚀下丢失自我,等到自己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就是那只追着自己尾巴的小狗,跑得再快,也只是在原地打圈。就像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嘉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金碧辉煌之后,才知道幸福仍旧像傍晚的阳光,你辛苦地追随它的脚步,但是它总是渐行渐远,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她不知道幸福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是自己膨胀的欲望让自己的双眼蒙蔽了。莫泊桑的《两兄弟》在金钱的笼罩下,原本美好和谐的家庭也土崩瓦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贪污、抢劫、贿赂、谋杀……我们的心灵总是在欲望的唆使下丧失良心,走上不归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智慧在历史中沉淀,我们只有真正地用心领会,吸收精华,才能够在短暂的生命中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庄子追求“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在繁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安时处顺”从而达到养生目的。这种大贤至圣的境界,兴许我们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悟透。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其中精华,应用于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在进入某种境遇时,保持头脑、感情、心灵的超然状态,顺任自然,达到养生的境界。

《庄子》读后感

他住在穷乡陋巷,斜阳草树之中,享乐天年,布衣芒鞋,鼓盆而歌。倘若用笔勾勒庄子,应当用近乎白描的悠闲飘渺的线条画他的衣纹,用灵动疏放的墨色写他的鬓发,他厌恶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而钟情于自然的高山流水风吟虫唧。他啸傲山林,怜花惜草,他淡泊名利,息交以绝游,知道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知道繁华落尽必为凋零,故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无欲无求。他的精神高高地飞翔在污浊不堪的泥沼之上,那是何等博大而辉煌的垂天之翅,他驱散着人类贪欲,残暴和自大的阴霾。庄子的思想是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文字,悠然而至,带来林林总总自然的生命与言说,欢焉而去,留下了深邃广博的宇宙苍穹,以及,美和自由的人生。

自然之美,正是美在率真和纯朴,毫无雕饰,灵动清晰,刻意雕琢可能美丽,但已失之于生动。人也应该如此。《庄子》中关于东施效颦的寓言,最能代表他的观点。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都惹人迷醉。即便略施淡妆,衣饰朴素,也无法遮掩她的天生丽质。有个长得很丑的人叫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娇柔无限,十分惹人怜爱。当她从乡间走过,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东施看见西施姑娘这个样子很好看,就模仿着西施的样子,也手捂胸口,双眉皱起从乡间走过,可是村里人看到她这样子,都吓得紧紧地关上门不出来,或是远远的走开了。这丑女人只知道人家皱得好看,却不知道人家皱眉为什么好看,西施丽质天成,哪怕陷于疾痛之中,也自有一番风韵,动人心弦。那丑女人本已很丑,再以愁苦的样子,可谓丑上加丑了。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以为庄子借此嘲笑东施的丑陋和不自量力。其实,庄子讲这个故事,不是嘲笑东施的面貌形体,事实上他也并不在意人的外在形体,在他的著作中,对于丑得奇形怪状但心灵淡泊飘逸的人,庄子都是大加赞美的,他在意的是你是否是个自然的真人,一个诚实本色、率性、纯洁的人,一个卸掉众多虚伪面具的人。

我们都经过孩提时代,那时候饿了就哭,吃饱了就不闹,没有贪求的欲望。爱父母,亲同伴,恶坏人,全出自内心的情感而非虚饰和矫情,面对五彩的的世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只因好奇而非功名利禄之心。所有一切,皆自本性,快乐与悲伤、喜爱与厌恶毫无半点虚假。可是,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却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虚伪。痛苦的时候不敢放声大哭,拼命地挤着笑脸面对世人,开心的时候不敢开怀大笑,偏偏板起脸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我们一面真实的感受生活给予的苦难和幸福,一面虚伪地掩盖面容上的喜怒哀乐,慢慢地,我们学会硬起心肠,不动声色。我们失落了自己的本真,同时也失去了无所挂碍的自然的快乐。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一切最美好的都是最真挚的,只有能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才是精神的伟人,也才是永远快乐的人。相对于宇宙来说,人生何其短暂,为什么要逼自己背负各种各样的理想,使自己的心被奴役?假如世外有一双慧眼俯视红尘之间的财貌名利之争。看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绞尽脑汁,刻意苛求,不再保持率真与纯朴,那它该如何悲悯人的愚昧啊!世事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绝非人力可以全然改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人力之外的声音,强人强己都不如顺其自然,这样才能是一个合乎自然之道的人,才能是一个“美”的人。

看见拈花微笑的佛祖和迦叶了吗?见到鼓盆而歌的庄子吗?见到发现了“一切美的相同性”的苏格拉底吗?背离了自然的本性,才是让人越来越不快乐的根源啊!

庄子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中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生与死,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与结束的两极。一般来说,人们是乐生恶死。我也一直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的事。但读了《庄子》上述文字却使我有了新的感悟。按庄子说的意思,死后去的那个世界不一定就不好。这就如同做梦一样,好梦不一定是好预兆,而坏梦也不一定就是坏预兆(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庄子认为,对于未知的事没有必要忧伤。他给我们讲了丽姬的故事:她开始被晋国掠去,因而哭泣(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后来成为王妃,享尽荣华富贵(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就为曾经哭泣而后悔(而后悔其泣也)。庄子借此告诫我们:有可能到了那个世界后,我们会像她一样,后悔当初哭泣。而且还有可能后悔死而投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生与死所在的两个世界到底哪个更好些,恐怕无人说得清。

婴儿出生时,都是哭来到人世间的。有人说,一落生就啼哭,是说婴儿知道苦难的人生开始了。此话虽不科学(科学的说法是:环境骤然变化的生理反应),但确有一定道理。确实,极少有人在一生中,步步坦途,事事皆顺,处处有圣人帮扶。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是为生存奔波劳碌的一生。有过不完的坎儿,着不完的急,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与婴儿本人相对应,人们大都以欢笑来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既然人生多苦难,旁人为何还笑,是笑又多了一个陪着自己受罪的人?好像没多大道理。

死后要去的那个世界,外国人称之为“天堂”,佛法称为“极乐世界”,按说是应不错的。但一个人故去时,本人哭者有之,平静者也有之,笑者恐怕极少。旁人大都是要哭的,也可不哭,但绝不能笑,笑则一定招骂。

由此说来,以往我们认为正常的表现好像没什么道理。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生,就让我们快快乐乐地生(生活)。死,也快快乐乐地去迎接死。还是那话,快乐每一天!每天快乐,一生快乐。

《庄子》读后感

《养生主》通篇不过600言,是《庄子》内篇中篇幅最为短小的,但细细读来,仍然有颇多尚可深究之处。

在本片开端,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句,历来广受争议。“上句尤易明,下句最难解,似有引人为恶之嫌。”近代王叔岷先生的解释颇具影响,他说:“所谓善、恶,乃就养生言之。‘为善’,谓‘善养生’。为‘恶’,谓‘不善养生’。‘为善无近名’,谓‘善养生无近乎虚浮’,益生、长寿之类,所谓虚浮也。‘为恶无近刑’,谓‘不善养生无近乎伤残’,劳形、亏精之类,所谓伤残也。”(《庄子校诠》)此句乃就养生而言,这自然没错,但庄子讲养生,主旨在养心,而非养身。在本篇第三章,写右师之介是“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右师一足,并不必然是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生理缺陷,亦有可能是后天致残,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天与”,而非“人与”。因为“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人的形骸都是受天赋与,人力不能改变。若按王叔岷先生的说法,将“刑”解释为劳形、亏精一类的伤残,则与养生的前提——破除形骸残全的观念背道而驰了。人之形骸取之于天而人力不可蓄养,人只能养其所能养,即是心。周纵策说:“至于‘不’伤生的善恶是否该为,本不是他在这里所要讨论的范围。他说的只是:假如你要去为恶,可切不可弄到受刑伤生;至于这假设的,不致受刑伤生的恶事,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并未表示意见。这正如‘不近名’的善,不‘已而为知’的知,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也没有表示可否。我看庄子一定会要先看看那是什么知,什么善恶了。”(《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与成玄英一样,将“刑”理解成了“刑戮”,此金木之刑仍然只是伤身而已,且后文曲说强通,未得庄旨。

“为恶无近刑”句,最重要的概念有二,一是“恶”,一是“刑”。“恶”应理解为世俗所认为的恶事,这个基本明朗,众家的问题主要在后者。联系《养生主》篇全文,我认为这个“刑”乃是后文秦失吊老聃中的“遁天之刑”。秦失的原话是:“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由此,“无近刑”即是说“无近乎遁天之刑”,不可邻近逃避自然地刑法。换言之,做(世俗标准中的)恶事,只要与自然天道相顺应即可。

《养生主》开篇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个“知”可解释为知识,但显然是广义上的知识,它包含了人们心念中的一切造作,包含了世俗的一切是非善恶标准。又“以有涯随无涯”,终生惶惶然求善避恶,这些人就好比庖丁解牛篇中的良庖与族庖,在解牛时强行“割”“折”牛骨,而这些一时一世之“标准”即如“岁更”“月更”之“刀”,不断地在现实中挫败又在心念中被追逐,儒家有儒家的标准,墨家有墨家的标准,百家相争,终无所归,这都是遁天之刑,都是未能“缘督以为经”的下场啊。庖丁解牛篇的寓意,有人以为是以庞大的牛比喻“社会”,以解牛比喻“处事”,庄子遂然是在教导世人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事技巧,实在是视庄子与汲汲然于世者无异了。显然,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文惠君那句“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是唯一的钥匙。养生即养心,此段以牛喻心,以解牛喻剥除心之藩篱,是言解除心之藩篱,当“依乎天理”“顺其固然”,而不可“以有涯随无涯”,徒生出许多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来,这才真正是区别于道德优先的生命优先。养心为本,处世为末,以为庖丁解牛篇是在教人处世技巧的,实在是本末倒置,淆乱庄旨。

庄子讲善恶,本意并不在于要另生一个善恶标准,如此又堕入细细密密的理思之网了。庄子讲善恶,原本就是要取消这一虚妄命题,善恶俱谴,是非两行,超越一切道德判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如此才能缘督以为经,获帝之悬解,得养生之旨。

庄子读后感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消极怠工,就去吊儿郎当的.混日子呢?我想庄子是不会答应的。每个人的青少年阶段的成长和积累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因为这和我们的出身、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资源等息息相关。但成年以后,在我们有能力去构建一个独特的多维度的自我时,我们还是要积极的让自己的版本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好效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之后再因其固然,再依其天然。我想,这样才会可能达到庖丁的游刃有余的踌躇满志的状态。

如何安然自在,应该就是积极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有智慧去区分二者。自在是一种心中有数,自在是一种经历过之后达到的满足,自在是世事通明,达练人生。

接触过一位很资深的民办大学校长,70多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像是50多岁,问其保养心得,校长说,不过是该处理事情时集中精力处理事情,到了休息的时候绝不拖延,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一定就寝,每日再忙要保持散步1万步以上……听起来没有什么高深的手段,不过是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但其实,你看到她本人,你会感觉到那种自在、内心平和的状态,身为大校长,也没有让人感觉很繁忙,感觉就是一种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自信。并且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因此,我想接纳自己,安然自在就是在经过人生磨炼之后的一种智慧和慈悲共存的悲智双蕴状态。

文中,作者讲养生过程比喻成手机的使用过程,感觉很形象贴切。

庄子读后感

子列子问关尹曰(1):“至人潜行不窒(2),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3)。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4),非知巧果敢之列(5)。居(6),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7)?夫奚足以至乎先(8)?是色而已(9)。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10),夫得是而穷之者(11),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12),而藏乎无端之纪(13),游乎万物之所终始(14),一其性(15),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16)。夫若是者,其天守全(17),其神无郤(18),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19)。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20),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21),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22),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23),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24)。不厌其天,不忽于人(25),民几乎以其真!”

记得小时候,面对可怕的事物时,我经常有种恐惧感。总想变得更加勇敢,但又没有很好的办法。这里正好有篇文章为人们克服恐惧感给出了一个奇妙的答案。道德修养完善的至人潜于水中不会感到阻塞,跳入火中却不会感到灼热,行走于万物之上也不会感到恐惧。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大概是保全精神,把自己藏于自然,获得完整的心态而忘却外物,这样就没有什么外物能够侵袭自身了。庄子用了醉酒之人不会感到死、生、惊、惧为例,说明了人从醉酒中保全心态,而忘却了外物。进而谈到,如果从自然中保全心态忘却外物就更棒了。

看了文章,我突然对自然突然有种既敬畏又亲近的'感觉,感觉自然也是活的,自然———不言不语却总向我们传达着某些信息。我们向往着,好奇着,痛苦着,无聊着,无奈着,劳累着,愁苦着,寻找着。然而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糊涂,迷失着看不清方向。原来心智的通透和心灵的纯净也是一种智慧。宁静貌似很简单,但宁静又非常难。人,你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要把自己权威化,看扁自然;人,你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低下,洒脱便是自然,自然才能洒脱;自然才是真实,真实便是自然;真实也可以浪漫,浪漫也是真实。

庄子读后感

庄子当然知道不可能有这样的神人,于丹知道,你我也都知道。于丹和庄子说这个神话,其实也只不过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心游万仞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生活,永远保持心态的平衡,对生活少一点成见,少一点抱怨,给自己的心多一点智慧,让自己的心能够欣赏花开、聆听水流,能够看见飞鸟掠过天际、朝阳跃上云端,让自己的心干干净净。也许这样的心态便就是平川万里吧。

做为女人,一生需要担当的角色真的很多,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与人友与人同事等等。不同角色的转换以及生活给予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是否也让我不经意的会有一点点疲惫,所以丈夫才有平川万里的心态一说?我没有问他,但是我知道,单位、家庭两点一线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生活,的确让我常常有点浮躁,亦知道自己的心智有时会因此而有障碍,看不见春的百花秋的月,感受不到夏的凉风冬的雪。余秋语先生写了一本书叫《行者无疆》,我做不到是无疆的行者,但是也许我也可以试试乘物以游心,给我自己的心灵安上一双翅膀,遨游无疆看看平川万里的吧。

如何让自己的心也平川万里?

我又想起了旅游途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游完敦煌,我们乘大巴前往兰州,车子沿着祈连山脉长长久久在一望无际灰朦朦的戈壁滩中行使。导游介绍说如果天气晴朗阳光很好的话,我们可以在中午时分看见美丽的海市蜃楼。看海市蜃楼是我久远的梦想,只是不巧,偏偏那天在沙漠戈壁上下了一场据说是十年难一遇的雨,阳光迟迟不肯出来。但是行驶途中,在祈连山下远远的出现了一个水库,水库上面云雾缥缈,映着山巅的白雪,美丽极了。不知是谁喊了声:看啊,海市蜃楼!车里一下热闹起来,七嘴八舌还有相机喀擦的声音,好象真的看到了海市蜃楼。导游说那只是水库,大家一下又失望了,情趣一下子跌落到低谷。肖卉笑着说不要紧,我们当它是海市蜃楼就是!

是啊,我们当它是海市蜃楼它就是,管它是不是真的呢。

很久以前看的一篇台湾作家写的散文《也是水湄》,作者坚持自己在四层楼高的公寓里把长椅坐成了小舟,坚持自己听到了流水绕孤村潺潺水声,隆隆车声就是车如流水,她自己正是泊舟水湄的舟子。作者因为自己的意愿可以把车声宠成水响,把公寓爱成山色,我们当然也可以因为自己的心愿意而将美景幻成海市蜃楼。

万水千山总关情,知道了其实看山看水关键的只是我们的心境,丈夫的意思也许正是这样吧。不论何时,自己感觉山在水鸟在林,将冥漠大化万里江山放在心中,于无弦处听古琴,于无水处赏清音,这样生活就可以在一侧耳之间温柔,一顾首之间庄严,心无智障,如此便就是平川万里了。

我愿用一生的智慧朝此去坚持与努力,仍借用于丹的一句话,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庄子》读后感

读《庄子》,我懂得了许多。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犬儒主义的创造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驼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外”,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又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实际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

庄子读后感

人生在世,光怪陆离的东西实在太多,纷杂繁多的诱惑也实在太多,如何摆脱贪念,如何抵制诱惑,如何实现理想往往成为人们思索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理解《庄子》来回答这些问题。

《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意为:人为了求名,不择手段,相互倾轧,而人类用于提升自我、改善生活的知识技巧在此时就成了斗争的工具,人自身最终为名所困。古人说,普通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常常为欲望吵架,欲望满足了,就不吵了;知识分子则不单单是为欲望,欲望满足了也要吵。但是在争吵时,知识分子看似是在争是非,争对错,实际上争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名声。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难免犯“德荡乎名,知出乎争”的毛病,这便是“名心”在作祟。人若想要从名利场中抽身出来,就应该把“名心”抹平。

如何把“名心”抹平,这就要提到《大宗师》里的一句话:“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也。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南怀瑾先生认为这里的“藏”可以理解为执着,即抓得很牢。但是人生又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也总有些难以被抓牢的事物,因此有时不必太执着。正如感情,感情是一捧细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也正如名利,名利是一根向上攀岩的绳索,握得越紧,越容易在原地停留,拽得越紧,越容易绳断身落。诚如庄子所言,只有昧者才会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一切藏得严严实实。其实,呱呱坠地时,我们浑身赤裸;撒手人寰时,我们两手空空,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有时必须放下“执着”。当把“执着”放下,“名心”自然会离我们而去。

但是这里的“执着”并非是指理想追求,而是指人们容易贪求的东西。举个例子,钱固然不可缺少,但我们没有必要去执着于追求花不完的财富。量需而行,量力而行,切不可贪多求全。《大宗师》中“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就恰好指出了这一点。古时的真人都是一切不贪求,一切不计谋,一切顺其自然。虽然这样的境界我们难以企及,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承担起我们自身的'责任,不要麻烦任何人为我们代劳,也不要抢着为任何人代劳,即“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第二,看淡成败得失,看淡他人评价,注重于“养中”即可。过分顾忌别人,把自己弄得像个四处卖笑的戏子,实在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第三,正视自我,不自欺欺人;量力而行,不要制定高到令人望而生畏的目标。

放下不必要的“执着”,有利于我们在超越自我,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迷失方向。《逍遥游》中提到“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有志气的青年往往像鲲鹏一样拥有远大的理想,但是理想的实现需要由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成功累积而成,因此我们要有远大的计划。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只有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但是生活中,常常有人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貌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然而事实往往证明,只为眼前利益的人,会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精彩人生,享受智慧人生。

简而言之,我们要正视自我,踏踏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要注重自身的内心情感,重视“养中”;放下不必要的“执着”,抹平“名心”,坚定前行在超越自我的道路上,通过远大的计划将一个个小目标连接汇聚,使之最终化身为理想的实现。

庄子读后感

读《庄子》有感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赞叹不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

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这篇文章的主体表达了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当官的见解。反应了庄子不追求功名的消极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笔变化多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以养天年。他对于世间的大小、贵贱、寿夭、是非、得失、荣辱等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是—种消极的、不可能实现的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侯残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庄子生活在宋国,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看到这些世间的苦难,不自觉的产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还可以从庄子本人来看。庄子属于“士人”,这是新产生的阶级,本身无田产,却又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一类人大概分两类,一类作诸侯贵人的大臣门客,为其出谋划策,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另一类则是不愿与世俗同流的隐者,他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不愿自身为人利用作争权夺利的工具,他们大多生活贫困,庄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人。史记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些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然就理解了庄子的出世观。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竞”,庄子在其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与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庄子认为想要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纵观《齐物论》,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就是乌托邦。他在肯定客观规律性,同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让人消极适应自然,不为名利仁礼所动以求解脱,给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一条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人的智慧与努力的方法是消极的,是永远难以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理想终归是超越现实的,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庄子的世界里,万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那里,人们是忘我是的,没有成见,开放心灵。即使不能实现,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庄子读后感

说起阅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庄子》,对于《庄子》中的思想,有许多都是对我们生活有所启发的。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人们的生活方面,他同老子一样提倡人们回到古朴的先民生活时代去,因此庄子的思想里对于“人为”的一切都持有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天然”的事物,则是给予了最大的肯定与赞扬。与老子相类似,他也强调“天道自然无为”,“道”是不能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的自然规律。下面我想谈一谈我阅读《庄子》的感受。

首先,我想谈一谈有关于庄子有关于崇尚自然与自由的思想。在结合庄子对于自由和自然的追求之后,我想到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是说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却还是要有所依赖。因此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庄子否认人可以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去改造自然,得出了人只能消极地顺应自然,完全无所作为的结论,也提出了“绝学”、“弃智”的主张。认为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规律,并且妨碍自己去认识“道”、掌握“道”,因此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次,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强调以自然为美的审美思想。在庄子《知北游》中这样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里强调真正的“大美”,是不使用语言、不发表谈话、不附加解释的。这个观点表达了庄子认为人所表达的文字也好,音乐也好都不是天地之间的“大美”。庄子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不加以人工雕琢的,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美。“大美”实为主体以自然为宗,在自由关照中获得一种美的体验。所以庄子的“大美而不言”也是强调我们对于真正的美应该如何把握,认为应该否弃人力,追求自然。

结合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庄子同样的强调“虚静”。庄子在老子的理论中,添加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心斋”与“坐忘”。庄子强调主体应该由虚而明,达到无知无欲,不受外物干扰,空明宁静的心灵状态。而“心斋”和“坐忘”在我看来是一种达到“虚静”的方法或者是过程,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的心灵洗涤,读后感m提升自己的心灵修养,从而达到“虚静”。而庄子在“虚静”的状态下提出了“物化”的理论。庄子曾在《齐物论》中说到:“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我与蝴蝶之间必定有所区别,而这个区别正是“物化”所在。庄子在认为“虚静”正是为了达到“物化”,而“物化”之要害是使主体与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不知是我还是物,亦不知是物还是我。同时提出“物化”是一种审美特征,是主体对对象生命情趣和本质的感知,是“体通”的境界一种创作过程中的主客关系。

以上的感受都是我通过阅读《庄子》所体会到的,对我的生活有许多的启发。因为爱上阅读我才会阅读《庄子》,因此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热爱阅读,将阅读变成生活中的习惯,真正做到爱上阅读,手不及卷。

《庄子》读后感

心晴时,雨也晴;心雨时,晴也是雨。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的是,天才晋升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无底的深渊。

当我们沉迷于一片绿荫的悲伤情绪时,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片绿荫,还有一片森林。

山上的仁慈不仅包含了天空中的古树,而且还包含了野生的草,不仅孕育了豺狼的咆哮,而且还滋养了弱小的悲伤的咆哮。或者环抱你的手,把水变成湖,或者裂开你的身体,让瀑布倒挂在前四川。山谦卑地站着忍受时间的痛苦和折磨,仍然保持沉默,山的仁慈,在于它安静而冷漠的态度,有时山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

我们不是庄周的鱼。我不知道鱼在水里遭受了什么,它们是否真的快乐,但我们可以成为我们心情的舵手。创造一些意想不到的、合理的幸福。

像庄子一样,做一个天上的泉水,做一只夜夜鸣叫的鸟,做一棵月光下宁静超然的精神古树。

"举世名而不劝,举世非而不抑。"当你冷静下来读庄子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们能否平静地面对别人的各种评论;没有别人,没有我,当我读庄子的时候,我不妨问问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自己;在与庄子交谈时,我问自己是否把一切都包括在胸前,默默地理解;我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我知道无限是有限的,无限的,危险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敢如此真实地生活,如此诚实地面对学习。庄子活出了智者的风范。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活着的态度,精神的源泉不在于他。

活着,我们追求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事物和我之间的界限,知道荣誉和耻辱,区分是非。活着,我们想要什么?有追求,但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有评论,但没有争议。活着,我们追求什么?看到黑暗,但仍然坚持追求光明。轻松地生活,轻松地生活在自己身上,生活在生活的色彩中。今生没有遗憾。

走自己想走的路,唱自己喜欢的歌,一路唱歌,冷暖自知,只想走满格桑花,像朝圣的信徒一样,保持信仰。

至人无己,神无功,圣人无名。庄周做到了,所以他很高兴。如果我们也想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常问自己是否能在宁静的月光下站成一棵精神古树。虽然充满了斑驳的岁月痕迹,但它可以根深100米,不谦虚或傲慢,让树枝在风中,站起一个安静的姿势。

我们快乐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必与世隔绝,忘记世界的温暖和温暖,不要看到凡人的世界,不要尝到世界的痛苦。相反,它应该是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品尝世界的凉爽,在世界的沧桑之后,仍然可以闲置的云野鹤,微笑,保持安静和超然。

庄子读后感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他的了解,始于中学的语文课本,我所知道的关于庄子的一切都源于语文课堂,来源于各个老师的口中。因此,我对他的认识,只是各个老师心中庄子印象的总和。

在深入接触他之前,我对他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庄周梦蝶""濠梁之辩"中那个思想奇诡而能言善辩的主人公,"逍遥游"中那个遗世独立,孑然一身行于世间的老翁。所有的老师都告诉我,庄子的追求是出世,是放荡不羁,正如道家所讲的无为一般。但老师所给我的庄子是如此的片面,洒脱到近乎消极的一个人,又怎会成为一代思想大家。于是我想要自己去了解庄子,找寻一个更加丰富的,属于我的庄子,而不是别人口中的庄子。

认识庄子的第一步,我决定从"知其文"开始,一个人的气质总会不经意的透露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庄子》被金圣叹称为是"天下第一才子书",庄子文章写得好,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可以说是千古之下无出其右者。好在哪呢?好在庄子的语言更有魔力。用我的话来说,庄子的文章更好看,更让人看得懂,也更让人想看。而这,大概就是源于庄子采取了一种寓言式的"言说方式"和"叙事策略".这也正是庄子与孔子不同的地方。孔子常常把自己参悟的道理直接告诉弟子,因此才有了《论语》,而庄子则更喜欢讲故事,把自己所要说的道理,藏在故事里,让后人去参透。因此读庄子文章的过程实则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要不怎么说庄子是哲学家,寓理于事看似复杂且多此一举,不如孔子来的直截了当。

相对于孔子灌输式的说理,庄子多了些趣味,与其生硬的接受,不如自己去探寻,这样反而更易于接受,体会的更透彻。因此我觉得庄子比孔子多了几分人文情怀,对于孔子的学生来说,孔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少了自己思考和探求的过程,庄子的学生则不然,你自己参透了什么就是什么,所得的道理更有现实意义。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庄子的文章,可能都会得到不同的启迪。而孔子说的话,过了几千年还是讲的那个道理,虽说深刻,不免少了几分灵活。

除了叙事手法的高明之外,庄子的文字和语言汪洋恣肆却又不失优雅。用郑开先生在书中的话来说,庄子的语言介于"固着性"和"魔幻力"之间。语言的固着性,即语言所能传达给人的只是很有限地以抽象的形式传达事物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活生生的精神经验是难以表达的,语言的局限性也正在于此。即使是像"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样的诗句也无法传达出赏烟花之人当时那种新鲜而兴奋的心境。

长期以来,一切的物似乎只是成了代名词,提到长江,大家想到的无非是一条很长的河,但这却不是长江,他少了长江的奔腾万里的气势,提到泰山,人们只是脑补出眼前有一座很高的山,但这座山磅礴的气势却无法体现,说到底,用文字体现出来的事物毕竟是死的,少了几分生命力。

"庄子对于语言有着极其深刻的洞见:一方面对于语言的局限性他有着很深的体察,另一方面又充分意识到哲学思维实际上离不开语言,尽管任何语言都绝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道的真理’。"庄子是个哲学家,如何将他的哲学思想诉诸于文章是他所要研究的,语言要表达一个既是又不是的东西时,他会非常拙劣、不灵活。而我们的经验往往正是这种既是又不是的东西,因此我们每次想要把经验化成语言时,就会觉得特别困难,只会把这些语句弄得拐弯抹角,搞得很别扭。老子洞见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名".

在某些地方,庄子像极了李白,这么说可能不太贴切,但李白被人誉为"诗仙",而庄子则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李白的诗浪漫飘逸,庄子的文洒脱优雅。可能这也是郑开先生说的"魔幻性".读庄子的文章,有种读诗的感觉。诗的本质是什么呢?诗的本质是要去建立一个纯粹的,玲珑剔透的,金刚不坏的世界,使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空间。这就是诗的本质,不管它是以怎样的一种形式。《庄子》则有了诗的特质。庄子把声音分为三种"天籁"、"地籁"和"人籁"."无心之言"发乎天机则为"天籁";风声、雨声、万物自然之声称之"地籁";人之声就是"人籁".庄子想告诉我们的,却难以直接明了的表达出来的,我想应该就是这天籁,而庄子以人籁和地籁这些人们习以为常听得懂的声音为契机和媒介,向我们传达一种天籁之音。所谓大音希声,天籁不只是用耳朵去聆听,而是用心去感悟。

说庄子的文章写得像诗,还有就在于要把内心的那个激情,那个感动,要充分有力的`表达出来,其他东西也都不在话下。庄子想要表达的最深刻的东西,是无法用世俗的人类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他只能以"天籁"予以我们一些提示和启发,其目的就是要召唤大家进入他的那样一个世界,主动地进入而非被动的关照。

庄子确实是个诗人,他的文风似李白般清逸洒脱,所写之物却是白乐天的朴实无华之物。他所写的物,比如蝴蝶,乌龟,溪水,皆是自然之中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之物,由此可见,庄子实在是个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情趣的一个人,这可能也是现代人读不懂庄子的原因之一吧,越来越远离自然,当然不能理解当时庄子的心境。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庄子果然是个智者,同样的花鸟鱼虫,他却洞见的物背后的本质。庄子就是能在幽微处发现人生的奥妙。禅宗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庄子大概是已经明了了此种真意。上面说别人写物只是物,而庄子却能把物写活,写成人,这也是庄子的高明之处。庄子在他的文章中经常提及的就是大与小,物与道的辩证关系,可能我的认识还过于浅薄,在我看来物则是小,道则是大,物中参道便是小中见大。

《庄子》中的"大小"可能更为复杂些,《逍遥游》开篇提出"大小"的问题,有较强的辩论意味。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为大;蜩与雪鸠"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哪,难道只是说鲲鹏为大所以能够遨游于世间而不受拘束吗?仔细想来当然不是,庄子的眼界自然更为宽阔,他所求的逍遥并不是此逍遥。常人眼里看来,小与大是对立的两个面,而庄子则不然,在他眼里"大小虽殊,其性一也",郭象认为,"大鹏"也好,"麻雀"也好,不管体型是大是小,只要有飞的姿态,动作没什么障碍,就可以适性逍遥,就可以尽他自己的性。在这点上,我的想法倒与郭象特别贴合,但后世流传的《庄子》皆为郭象所著,他有没有对其进行调整我们也不得而知,众人对庄子的小大之辩众说纷纭,我想这也正是庄《庄子》才是有现实意义的,这才是千百年来帮助士大夫们"解毒"的《庄子》。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庄子》。

人们读庄子常常陷入一个怪圈或者误区,前段时间我也陷入过这样的迷茫,大家都认为庄子讲求的遗世独立,是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不需要在乎别人的想法意见。如果把这种想法无限放大,则势必会导致一个极端,就是人们盲目的桀骜甚至演变成了嚣张。这难道就是庄子给世人的开导吗?我想显然不是。后来我在了解了庄子之后才发现,他讲的遗世独立,是指一个人可以活于世间,而不影响他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少害关系",人与世间则是一种承载关系,这与一般人认为的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庄子所追求的并不是出世,而是豁达和刚健,初读《庄子》只知庄子逍遥快活,不拘于物,再读《庄子》才发现他才是更有温情和责任感的那个人,他教导世人应该更温和地刚健起来。是他在那些一流人物陷入困境时,与他们对话,给他们安慰,帮他们回归正途。

现在我眼中的庄子多少终于是丰富了些,但这也终是郑开先生眼中的庄子。这本书我还只是初读,只是大概了解了庄子的文和名,对于其中深意还知之甚少。我会继续阅读下去,弄明白庄子想要传达的究竟是什么。也希望在课堂之中,见到一个更不同的庄子,让我脑海中的庄子更立体更鲜活。

《庄子》读后感

如果没有学这篇文章之前,我也就知道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或许还会以为只有兴趣相投的朋友,但我的想法有点错误。

如果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钟子期是令我们所期望的,那么我们不如说庄子与惠子更是一对好朋友。老师说庄子经常黑惠子,从网上查资料,我得知庄子与惠子其实本不是一对好朋友,因为他们俩爱辩论,从而以辩论展开话题,继而越聊越熟了。

总体来说,知音之间过招有趣,朋友之间常常互怼也是挺有趣的。